[分享會:摩登未完:香港戰後建築的記憶、行動與想像]

日期:9月5日(五)
時間:晚上9:30–11:00
地址:序言書室(旺角西洋菜南街68號7字樓)
分享人:袁偉然、何慧心(香港戰後建築檔案——1950至1980年代的現代建築故事》作者)
歡迎書友們報名,額滿即止,不接受Walkin

連結:https://forms.gle/Ssge4hdp47usaRfC6

報名後我們將有專人通知,屆時需再確認才算成功報名
此乃書友們私人活動,不設walk in。活動期間書店將關門,只有已報名書友才可入內。
收費:自由定價,將於活動期間收取

250905

在高密度與快速變遷的香港城市中,戰後建築曾是現代化的象徵,如今卻逐漸被忽視、拆卸,甚至遺忘。本次分享會由《香港戰後建築檔案》作者從個人研究與興趣出發,帶領大家走進1950至1980年代的摩登空間,探索建築如何承載時代記憶,又如何在近年的保育行動中被重新認識。

三位作者透過重繪建築圖像、重拾舊照片與檔案,嘗試以90年代出生者的視角,重新理解一段我們未曾親歷的城市歷史。這不只是回望,更是一次文化的再想像。

我們將一同思考:建築是否只是空間?還是我們共同記憶的容器?歡迎對建築、文化與城市記憶有興趣的你,一起參與這場關於摩登未完的對話。

作者介紹:

袁偉然

建築師(英國)、《迷失的摩登——香港戰後現代主義建築25選》作者。畢業於香港大學建築系及倫敦建築聯盟學院(AA),曾參與保育皇都戲院運動及深港建築雙年展的設計及策展工作。閒時撰寫《明報》藝文副刊《開眼》、現為Villa Moderne HK和The_Lostcopies的策展人,並在Design Trust的支持下,專注研究摩登香港宅第和記錄消失中的城市建築。

何慧心

畢業於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(TU Delft)及中文大學建築學院。曾於中大建築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擔任學生助理,啟發其對香港建築歷史研究的興趣。碩士畢業後,專注研究香港早期華人建築師及戰後建築群。曾於威尼斯建築雙年展「垂直城市」參展,並擔任2022年深港建築雙年展「拾遺與拼湊」展覽的主策展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