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文連結:https://hkbookstoresweekly.wordpress.com
看我今天怎麼說
2025年眨眼過了兩個月,說到近來最好的港產片,一定要提去年獲得第61屆金馬奬(最佳男女主角、最佳音效)的電影《看我今天怎麼説》,而它也不只是一齣好電影那麼簡單,電影以別出心裁的音效再現聾人世界,並將焦點從身障歧視轉變成聾人對聽人語言的反抗,及聾人自身的驕傲,而電影也著墨於手語作為聾人的專屬語言,怎樣打破了我們對語言(聲音+文字)的固定概念。這次希望借這個題目,一起思考電影的聲音藝術、語言、手語或聾人等課題。

首先由長夢書店帶來羅展鳳的《必要的靜默—世界電影音樂創作談》,引發我們思考《看我今天怎麼説》的音效如何表達聾人的無聲世界。書中介紹不少著名電影音樂家。書名中的「靜默」來自其中一位音樂大師Zbigniew Preisner在訪問中提到的「silence」,電影音樂不單有音樂,也透過有聲與無聲之間的平衡表達更多東西。繪本童樂的《會跳舞的手:尊重與包容,用「手語」聽懂全世界》則以手語為主題,提醒我們手語的手也是一雙「會跳舞的手」,手語除了表意,也展現了手的美感,相信這也是《看我今天怎麼説》想要呈現的。解憂舊書店藉着希希.貝爾的圖像小說《大耳朵超人》,與大家分享對聽覺的看法,該書作者也是一名聽障人士,藉該書指出每個人的聽感都是獨特的,另外,雖然聽障者要學習多種溝通途徑,可是他們還有不受聲音干擾的自由。
序言書室針對香港網民對本土電影冷嘲熱諷的態度,以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出版的《香港電影2023:覓路尋光》告訴大家,其實港產片這幾年來進入一個新的發展,而2023年無疑是當中較亮眼的一年,這一年有很多有社會意識,或以家族史或個人史為題材的好電影。或者沒有2023年的香港電影成就,也不會有《看我今天怎麼説》這部亮眼作品。接着我們閱讀關於聾人及手語的書籍,當中留下書舍談的是陳意軒、路駿怡、沈柏基三人合著的《我的聾人朋友》,而獵人書店則推介陳意軒的《手語譯者的育成筆記》。路駿怡、沈栢基是聾人訪談員,而陳意軒是一位健聽作者,也是一位專業的手語傳譯員。留下談到《我的聾人朋友》時,講到怎樣將訪問稿譯成手語,然後訪談員用手語將訪問稿拷錄下來,訪問稿展示出香港老、中、青襲人的歷史,向我們展示他們的故事﹔而《手語譯者的育成筆記》是這位資深手語譯者的經驗分享,作者挑戰一般健聽者的觀念,當中談到的「書包論」尤其值得我們深思,我們更應該放低預設的常識認知,從他們的角度出發與他們溝通。
序言書室 Hong Kong Reader:曾肇弘 主編《香港電影2023:覓路尋光》

稍早時,台灣金馬奬公佈最佳女主角為「看我今天怎麼說」的鍾雪瑩,其男主角游學修亦入圍金馬奬及香港金像奬的最佳男主角,此戲更入圍了金像獎最佳電影、最佳導演等7項提名,口碑可算甚好,但票房結果仍不算如人意。電影自2月20日上映至今,錄得票房約840萬,於2月12日開畫而聲勢不算太好的荷里活大片《美國隊長4》至今已有1500多萬票房。這幾年雖然偶有港產片在票房方面能達破億的紀錄,但大多數香港觀眾對其他港產片好像仍不太熱衷,社交媒體裡面對港產片的評語大多是挑剔,每當有港產片上就叫人小心中伏,生怕被人搵笨。
不單只網民,有不少論者,亦認為現時港產片仍處於不景氣階段。我們看以往能賣埠的電影,往往塑造了一些神話角色(例如李小龍、成龍),而現在分為合拍片及本土片的香港電影格局,亦反映出有不少資源已投放到大陸電影業內的製作,反而投放在本土電影製作的份額不大。這不代表本作品就沒有好成績。相反,以2023年來看,我們能找到很多以社會題材、家庭史或個人史為素材,製作上又很有heart的電影,比如《白日之下》、《年少日記》、《但願人長久》、《填詞L》等,這些電影都探索個人生存處境及親屬關係中各種不愉快甚至創傷。我們還可以找到舊瓶新酒的例子,如《七月返歸》以傳統鬼片包裝著充滿隱喻的故事;動作懸疑片方面,鄭保瑞的《命案》也將謀殺案與術數算命的題材提升至命運與個人努力衝突的層次上。本土片在這一年的成就可算碩果纍纍,又或者,我們可以看見一股新的港產片潮流正在成形,而2023年正是當中較亮眼的一年。
這次介紹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的《香港電影2023》,這本厚厚的書,封面著色符合編者序引詩「一年好景君須記,最是橙黃橘綠時。」(蘇軾〈贈劉景文〉),令人像摘到一顆鮮甜欲滴的橘子。書中輯錄不少評論者的文章,上文提到的2023電影當然有份。另外,從合拍片到本土片,從電影到電視劇、短片(如《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》、《繁花》和幾部ifva公開短片),當打演員對比(如吳慷仁與劉俊謙),談老戲骨(如吳耀漢)、被忽略的優秀導演(如麥大傑)等,分析華語影像的走勢及新電影(如《周處除三害》)等,不單讓我們看到電影從業者的努力,還讓我們看見電影評論人勤於筆耕的成果。所以,如果你喜愛香港電影,或喜愛兩岸三地的優秀電影,就不可能錯過這本書。當然港產片更需要的是大家買飛入場支持,不要再下下計教是否會被搵笨,反正大多數人都是光說不做的。喜歡電影,喜歡香港,總會在同聲同氣的港產片中找到閃光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