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按"Ctrl+F"搜尋關鍵字
查詢或訂書可電郵至info@hkreaders.com
2017年新書 2018年新書 2019新書 2020新書 2021新書 2022新書 2023新書 2024新書
| 10月新書 | ||
| 書名 | 作者 | 出版社 |
| On Liberalism: In Defense of Freedom | Cass R. Sunstein | The MIT Press |
| In Praise of Floods | James C. Scott | Yale |
| The Impossible City: A Hong Kong Memoir (Paperback) | Karen Cheung | Random House Publishing Group |
| Dharma and Detachment: Writings on Indian and Tibetan Thought: Writings on Indian and Tibetan Philosophy | Simone Weil, edited by Nicolas Bommarito | Routledge |
| In Praise of the Earth: A Journey into the Garden | Han, Byung-chul | Polity |
| Scam: Inside Southeast Asia's Cybercrime Compounds | Ivan Franceschini, Ling Li, Mark Bo | Verso |
| 各種悲傷:失眠、幽閉恐懼、家有膽小狗??瑣碎到難以啟齒的小困擾與小怪癖【短篇故事集】 | Mariana Leky | 麥田 |
| 厭女的資格:父權體制如何形塑出理所當然的不正義? | Kate Manne/譯者: 巫靜文 | 麥田 |
| 牆:被禁錮的自由與附著其上的靈魂,一名巴勒斯坦囚犯的獄中手記 | 納瑟.阿布.瑟路爾許(Nasser Abu Srour) | 商周出版 |
| 善惡:一場價值觀創造的文化思辨 | Hanno Sauer | 天下文化 |
| 余英時的歷史與思想 | 黃光國 | 五南 |
| 教宗良十四世:從芝加哥、秘魯到羅馬聖座 | Matthew Bunson | 啟示 |
| 二十首情詩與絕望的歌 | 聶魯達 / Pablo Neruda | 有鹿文化 |
| 戰爭沒有女人的臉 | 斯維拉娜·亞歷塞維奇 | 貓頭鷹 |
| 造光者:晶片戰爭中最神秘的關鍵企業,微影巨人ASML制霸未來科技賽局的崛起之路 | Marc Hijink | 天下雜誌 |
| 戰地紀事:羅伯?卡帕的二戰回憶 | 羅伯?卡帕 | 允晨文化 |
| 人類為何戰爭?愛因斯坦與佛洛伊德留給21世紀的難題 | Richard Overy | 衛城出版 |
| 美國理想主義的神話:美國外交政策如何危害我們的世界? | Noam Chomsky, Nathan J. Robinson | 廣場出版 |
| 這裡有些問題:迎戰生活的哲學思辨 | 朱家安 | 二十張出版 |
| 哲學論述 | 傅柯 Michel Foucault/譯:林志明 | 黑體文化 |
| 貓,與貓奴:從神話、歷史、科學及大眾文化,重新認識我們的靈性夥伴 | John A. Rush/譯: 王惟芬 | 日出出版 |
| 手機時代的孤獨哲學 | 谷川嘉浩 | 野人 |
| 這樣比太扯!:讓你看穿荒謬比較的思考武器 | Andrew Brooks | 鷹出版 |
| 製造診斷的時代:醫療的命名究竟是治療的起點,還是健康的新困境? | Suzanne O’Sullivan | 行路 |
| 非攝影的概念 | 法蘭索瓦?拉呂樂(Francois Larue) | 目彔事物 |
|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(增訂版) | 林奕含 | 游擊文化 |
| 世界體系分析引論 | Immanuel Wallerstein | 群學 |
| 認識我的人慢慢忘了我 | 周慧 | 飛地 |
| 觀光人類學:旅行對在地文化的深遠影響(新版) | Erve Chambers ; 譯者: 許雅淑,李宗義 | 游擊文化 |
| (簡)馬來素描 | 亞非言 | 51人 |
| (簡)上帝、死亡與時間 | [法] 伊曼努爾·列維納斯Emmanuel Levinas | 三聯 |
| (簡)荒謬的善意:性別流動、動物權利及生死許可 | (法)讓-弗朗索瓦·布勞恩斯 | 中信出版社 |
| (簡)誰在害怕性別 | (美)朱迪斯·巴特勒 | 岳麓書社 |
| (簡)欲望與解放 | 王琦//陳琛 | 江蘇鳳凰文藝 |
| (簡)植物生命:混合體的形而上學 | (意)埃馬努埃萊·科恰 | 廣西師範大學 |
| 無妄之災:香港古今災患紀略 | 蕭國健 | 三聯 |
| 寓於身體:技術與倫理關係的身體現象學 | 劉錚 | 開明書店 |
| 二手時代(2015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獲獎之作,長銷精裝典藏版) | 斯維拉娜?亞歷塞維奇 | 貓頭鷹 |
| 老派約會之必要(增訂版) | 李維菁 | 印刻 |
|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| 叔本華 /Arthur Schopenhauer | 五南 |
| 進烤箱的好日子 | 李佳穎 | 自轉星球文化 |
| 極權下的日常生活:見證者的回憶與記錄 | 徐賁 | 壹壹陸 |
| 去年人間世 | 崑南 | 藍藍的天 |
| 香港攻略戰劇本 中文版 | 九龍舊書店 | |
| 錢鍾書著作考異 | 范旭崙 | 本事 |
| 後青春期憂鬱 | 吳其謙 | 匯智 |
| 小意思 | 小思 | 牛津大學 |
| 香港老期刊漫話 | 許定銘. | 初文 |
| 春之晚-張稚蘆短篇小說選 | 張稚蘆 | 初文 |
| 就係香港 BeingHongKong 026(2025秋季號)造城香港 | 就係媒體編輯部 | 就係媒體 |
| (簡)洋槐樹下的學堂 | 竹中憲一著 高燃譯 | 51人 |
| (簡)飛鳥與工廠 | 蘇 多羅(Sue Doro) | 51人 |
| 怕老 | 陳曉蕾 | 大銀 |
| 島國詩奔案 | 吳耀宗 | 文化工房 |
| 香港字——遲到一百五十年的情書(港版) | 董啟章 | Kubrick |
| 消失了的……朱翁香江風物紀行 | 鄺志康 | 非凡出版 |
| 雪糕撈飯, 被竇煮西餐: 香港電影裡的飲飲食食 | 梯亞. | 燈塔 |
| 風騷 005 | ||
| 大頭菜文藝月刊109 SEP 2025 | ||
| 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176 SEPT 2025 | ||
| 香港文學月刊 #90 (2025年10月號) |
| 9月新書 | ||
| 書名 | 作者 | 出版社 |
| Heatwave Vol 1 | ||
| 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175 Aug 2025 | ||
| 書店生活 (邊譜書店) | ||
| 香港文學月刊 #489 (2025年9月號) | ||
| 聲韻詩刊 084 詩與光影 | 宋子江 | 石磬文化有限公司 |
| Binswanger and Existential Analysis (Foucault's Early Lectures and Manuscripts) | Michel Foucault, edited by Elisabetta Basso, translated by Marie Satya McDonough |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|
| Capitalism and Its Critics: A History: From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o AI | John Cassidy | Farrar, Straus and Giroux |
| Hong Kong | Jan Morris | Vintage |
| The State | Philip Pettit |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|
| The Object Relation: The Seminar of Jacques Lacan, Book IV (The Seminar of Jacques Lacan, 4) | Jacques Lacan | Polity |
| Hemingway and Agamben: Finding Religion Without God | Marcos Antonio Norris |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|
| Vitam Instituere: A Genealogy of the Institution | Roberto Esposito, translated by Zakiya Hanafi | Polity |
|
A Grammar of the Multitude: For an Analysis of Contemporary Forms of Life |
Paolo Virno | Semiotext(e) |
| Who's Afraid of Gender? | Judith Butler | Penguin |
| Animals, Robots, Gods: Adventures in the Moral Imagination | Webb Keane | Penguin |
| The Anxious Generation | Jonathan Haidt | Penguin |
| How to Win the Premier League | Ian Graham | Penguin |
| The Four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Psycho-Analysis | Jacques Lacan | Routledge |
| 徒然集 | 浪子 | 浪子 |
| 脊椎之軸 網印版 | 夏宇 | 夏宇 |
| 地獄修業旅行 | 匡靈秀 | 臉譜 |
| 爆紅、成癮、愛馬仕:一位英國教授的社群媒體臥底觀察 | 陳安妮(Annie Chen) 彭諾曼(Norman Peng | 商周出版 |
| 想像的共同體: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(經典新版) | Benedict Anderson | 時報出版 |
| 黃金年華——面對銀髮族需要重新定義的時代 | 詹姆斯?查佩爾 | 大塊文化 |
| 阿育王與孔雀王朝:改寫亞洲文明的古印度最偉大帝國 – 博客來 | Colleen Taylor Sen | 橡樹林 |
| 白屋 | 哈特.柯瑞恩 | 逗點文創結社 |
| 黑暗資本:自由經濟,是如何變成民主社會最迫切的威脅? | 昆恩.史洛伯迪安 | 平安文化 |
| 意識之光:東方宗教神話的永恆隱喻 | 喬瑟夫.坎伯 | 楓樹林出版社 |
| MIRROR 和鏡子說話像一隻鬥魚 | 紅紅 | 松鼠文化 |
| 噬神師 | 雨曦 | 敘事鋸 |
| 貨幣、思想與歷史通論:中國經濟史的變局與抉擇 | 一八四一出版 | 趙善軒 |
| 白布香江:那些父祖輩的故事 | 余震宇 | 二○四六出版 |
| 底層網紅:時尚、金錢、性、暴力……社群慾望建構的最強龐氏騙局! | 希米恩?布朗 | 寫樂文化 |
| (簡)作為一隻蝙蝠是什麼樣? | (美)托馬斯·內格爾 | 人民文學 |
| (簡)製造怪物:非人化的異常力量 | (美)大衛·利文斯通·史密斯 | 商務印書館 |
| (簡)語言的計算:雙柱體 | (法)雅克·德里達 | 商務印書館 |
| (簡)論國家作用的界限 | 威廉.馮.洪堡[德] | 山西人民 |
| (簡)詩歌與警察:18世紀巴黎的交流網絡 | (美)羅伯特?達恩頓 | 上海人民 |
| (簡)超自然認識 | (法)西蒙娜·薇依 | 上海人民 |
| (簡)技術中的身體 | [美] 唐·伊德 | 上海人民 |
| (簡)寓言的內涵 | (美)弗雷德里克·詹姆遜 | 中國人大 |
| (簡)兒童,天然的現象學家 | (美)塔利婭·威爾士 | 北京大學 |
| (簡)AI時代的文學教育 | 陳平原 | 北京大學 |
| (簡)刺蝟與狐狸:論托爾斯泰的歷史觀 | (英)以賽亞·柏林 | 南京大學 |
| (簡)靈魂在工作:從異化到自主 | Bifo 弗朗科?“比弗”?貝拉爾迪 | 南京大學 |
| (簡)屏幕-哲學:從電影到數位革命 | [法] 莫羅·卡波內 | 中國國際廣播 |
| (簡)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男性優先主義 | (日)武田砂鐵 | 上海譯文 |
| (簡)社會理論的核心問題 | 安東尼?吉登斯Anthony Giddens | 上海譯文 |
| (簡)身體使用 | 阿甘本 | 上海社會科學院 |
| (簡)肉體的思想:具身性和影像文化 | [美] 薇薇安·索布恰克 | 上海社會科學院 |
| (簡)性別麻煩──女性主義與身份的顛覆 | 裘蒂斯.巴特勒[美] | 嶽麓書社 |
| (簡)內衣的文明史 | [日]上野千鶴子 | 廣東旅遊 |
| (簡)慾望與解放 | 王琦//陳琛 | 江蘇鳳凰文藝 |
| (簡)植物生命:混合體的形而上學 | (意)埃馬努埃萊·科恰 | 廣西師範大學 |
| (簡)雅克·拉康的父姓–標點與問題 | (法)埃里克·波爾熱 | 福建教育 |
| 如何測量自由意志?——班傑明?利貝特的心智時間與人類意識 | Benjamin Libet/譯者: 黃榮村 | 聯經 |
| 在困難的日子,拈起生活 | 雄仔叔叔 | 慢慢走故事坊 |
| 前世今生九龍仔 | 梁觀誠 | 城市大學 |
| 希特勒的秘密資助者-國家社會主義者的資金來源 | [美]西德尼﹒華伯格 | 南洋出版社 |
| 聖城大馬士革的滅絕與重生:1860年敘利亞大屠殺與現代中東的建立 | Eugene Rogan | 貓頭鷹 |
| 情感經濟:當思考交給AI,情感就留給人類吧! | 羅蘭?T?拉斯特,黃明蕙 | 羅蘭?T?拉斯特,黃明蕙 |
| 不正義的地理學:二戰後東亞的記憶戰爭與歷史裂痕 | 顧若鵬 | 貓頭鷹 |
| 移情心理學 | ?榮格 | 心靈工坊. |
| 叫我自己親愛的──瑞蒙.卡佛談寫作 | Raymond Carver | 寶瓶文化 |
| 圖解世界史(修訂第2版) | 小松田直 | 易博士 |
| 電影的魔力:Howard Suber電影關鍵詞(全新書封經典版) | Howard Suber | 早安財經 |
| 行走在裂隙當中︰知識人與二十世紀 中國 | 唐小兵 | 中文大學出版社 |
| Gentle Voices, Bold Strides | Fanny Cheung | 中大 |
| 香港書情(新版) | 盧瑋鑾(小思) | 牛津 |
| 從香港出發:看華語電影 | 黃國兆 | 初文 |
| 請刪去不適用者 | 理想很遠 | 點子出版 |
| 二次降臨:共產主義作為後末世時代的新meme | 法蘭克.貝拉迪(Franco Bifo Berardi)/譯︰譚以諾 | 手民 |
| 沉埋的粵菜檔案 | 徐子君 | 字字研究所 |
| 好多件我好後悔?事 | 羊格 | 羊格 |
| 這裡沒有我的事 | 羊格 | 羊格 |
| 永無休止的自我批判 | 羊格 | 羊格 |
| 夏花與秋葉 | 翟彥君 | 香港青年協會 |
| 中日電影發展史1897-1945(上) | 沈西城. | 初文 |
| 香港文學選集系列21——小說選(上) | 香港文學出版社 | 香港文學出版社 |
| 香港文學選集系列22——小說選(下) | 香港文學出版社. | 香港文學出版社. |
| Dispatches from The Last Emporium | Elaine W. HO, 何穎雅 | Studio Pearl River Delta (Hong Kong) |
| 春華秋實——拔萃山上的往事 | 馮以浤 | 香港文學館 |
| 春風舊雨——回歸前香港教育論說長短篇 | 馮以浤 | 香港文學館 |
| 女萌:抵抗、革命到女性 | 希羅拉(Sheila Rowbotham),靈石 | 星語者文化 |
| 點解學校無教過人生意義科 | 崖柏 | 亮光 |
| 演戲的人 | 劉以鬯 | 中華書局 |
| 浮城閱讀?上卷 | 西西(著)、何福仁(編) | 中華書局 |
| 浮城閱讀?下卷 | 西西 | 中華書局 |
| 新九龍:獅子山下的記憶軌跡 | 阮志主編 | 中華書局 |
| 香港戰前華人屋宇與民生 | 黃棣才 | 中華書局 |
| 香江光影· 不朽傳奇——從「長鳳新」到銀都75年電影海報選 | 銀都機構 | 香港中和 |
| 8月新書 | ||
| 書名 | 作者 | 出版社 |
|
《字花》115期
「災難記事簿」 |
||
| 聲韻詩刊 083 詩不止於亂世 | ||
| 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174 July 2025 | ||
| 小說與詩48 | ||
| 香港文學月刊 #488 (2025年8月號) | ||
| 工人文藝 45期 最後一期 | ||
| Hannah Arendt and Isaiah Berlin: Freedom, Politics and Humanity | Kei Hiruta |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|
| Organism-Oriented Ontology | Audrone Zukauskaite |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|
| If You Have Never Thought Gray: A Theory of Color | Peter Sloterdijk, translated by Corey Anderson Dansereau & Robert Hughes | Polity |
| Also a History of Philosophy, Volume 3 (Habermas) | Jurgen Habermas, translated by Ciaran Cronin | Polity |
| Kant | Alexandre Kojeve | Verso |
| Hermaphrodite Logic: A History of Intersex Liberation | Juliana Gleeson | Verso |
| 臉書存稿 增訂版 | 陳進權 | 陳進權 |
| 大拇指五十周年紀念文集 | 大拇指編輯委員會 | 大拇指編輯委員會 |
| 使命 | 佩索阿 Fernando Pessoa | |
| 裸山(附首刷特製海報小說) | 韓麗珠 | 木馬文化 |
| 萬物的名字:博物學之父布豐與林奈的頂尖對決,一場影響日後三百年生物學發展的競賽【普立茲傳記類獎】 | 傑森.羅伯茲 Jason Roberts | 麥田 |
| 逃避自由(修訂新版):透視現代人最深的孤獨與恐懼 | 佛洛姆 / Erich Fromm | 木馬文化 |
| 阿修羅時間:王兆基詩集 | 王兆基 | 木馬文化 |
| 當動物拳腳相向時: 動物為何而戰? 從生物學看衝突、排擠 | 羅伊克.博拉許 | 臉譜 |
| 時間是母親 | 王鷗行 | 時報 |
| 加薩:從圍困到浩劫,戰火未熄的古城 | 唐納德.麥金泰爾 (Donald Macintyre), 黃中憲 譯 | 時報出版 |
| 永不沉沒之後 | 理想很遠 | 博識圖書 |
| 都市計劃:牛津非常短講017 | Carl Abbott | 左岸文化 |
| 越過高牆:1949至1990年的東德 | 卡提雅.霍伊爾(Katja Hoyer),王琳茱 | 八旗文化 |
| 大凍卵時代:一場關於選擇、控制與生育自由的真實故事 | 娜塔莉?蘭珀特(Natalie Lampert),蔡丹婷 | 感電出版 |
| 老樹的故事——從宗教、科學、歷史看古老植物與人類的關係 | 傑瑞德?法莫 | 日出 |
| 正常由誰定義?:撕下不正常標籤,走向包容神經多樣性的未來 | 羅伯特.查普曼 (Robert Chapman), 聞翊均 譯 | 方舟文化 |
| 電玩即政治:駕馭改變世界的電玩之力 | Marijam Did | 衛城出版 |
| 冰與血之歌:北歐千年史 | Stein Ringen | 衛城出版 |
|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:權力、富裕與貧困的根源【諾貝爾獎紀念版】 | 戴倫.艾塞默魯, 詹姆斯.羅賓森 | 衛城出版 |
|
不受統治的藝術:東南亞高地無政府主義的歷史 |
詹姆斯.斯科特 (James C. Scott), 許雅淑 譯 | 衛城出版 |
| 廣島:發生在人類身上的故事 | 約翰.赫西(John Hersey),李仲哲 | 二十張出版 |
| 沒有女人的女人們 | 溫泠 | 二○四六出版 |
| 解憂情趣店: Sally Coco的真實故事 | 呂穎恆 (Vera Lui) | 二0四六 |
| (簡)從海德格爾到阿甘本的技術和生命政治 | (美)提摩太?C.坎貝爾 · 譯者:藍江 | 廣西師範大學 |
| 跨界想像:1980年代香港文學的建構 | 陳筱筠 | 聯經 |
| 流俗地(普通本) | 黎紫書 | 三聯 |
| 香島月報(復刻版)(全兩冊) | 香港香島日報社 , 劉立人 | 三聯 |
| 鷹眼之下:戰時航空照片中的香港(1941-1945) | 鄺智文 | 三聯 |
| 紙筆 香港:香港城市變遷的筆墨記錄 | 簡國軒 | 三聯 |
| 無名特技人七號 | 吳津津 | 三聯 |
| 山中之城:香港山城地景建築觀察 | 胡漢傑 | 三聯 |
| 未知的香港粗獷建築——細節與美學 | 彭展華 | 三聯 |
| 深水土步101 | 劉智仁 | 三聯 |
| 香港戰後建築檔案——1950至1980年代的現代建築故事 | 袁偉然,何慧心,陳卓喬 | 三聯 |
| 澳門街建築漫步 | 呂澤強 | 三聯 |
| 在場人 | 月巴氏 | P.PLUS LIMITED |
| 港香情 | 鄧皓荃 | 三聯 |
| 路漫漫2025 | 香港藝術中心 | 三聯 |
| 百廢待興:戰後香港重建歷程 | 馬冠堯,張瑋宗 | 三聯 |
| 宜家港公屋 | 黃家樑,陳志華,黃朗懷 | 三聯 |
| 不對等的平等:百年香港監獄(1841-1939) | 蘇載玓 | 三聯 |
| 生民以數:一個縣的計劃生育實施與變遷 | 孫超 | 三聯 |
|
我手寫我口:中外人士廣東話書寫(1535-1935) |
李燕萍,片岡新 | 三聯 |
| 世紀的多重時間 | 汪暉 | 商務 |
| 阿Q生命中的六個瞬間 | 汪暉 | 商務 |
| 小說香港 | 許子東 | 商務印書館 |
| 街頭文物蹤跡 | 李澤恩@香港歷史研究社 | 萬里機構 |
| 餘生—看得見的工殤數字未說完的生命故事 | 陳惜姿 | 工業傷亡權益會 |
| 前世今生九龍仔 | 梁觀誠 | 城市大學 |
| 希特勒的秘密資助者-國家社會主義者的資金來源 | [美]西德尼﹒華伯格 | 南洋出版社 |
| 地理的未來:太空如何成為地緣政治的新戰場 | 提姆.馬歇爾 (Tim Marshall), 林瑞 譯 | 遠足文化 |
| 生態演替 | 阮文略 | PORT |
| 從閨閣到報館 | 中文大學 | 馬育新 |
| 因疫制宜:瘧疾與香港的建構(1841–1849) | 寇維 | 中文大學出版 |
| 種植生活:我的五十年城市耕種札記 | 梁雅達 |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|
| 歷史學的訓練 | 曹樹基. |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|
| 香港故事(新版) | 小思 | 牛津大學出版社 |
| 小思「香港關懷系列」套裝 | 小思 | 牛津 |
| 從香港出發:看華語電影 | 黃國兆 | 初文 |
| H醫生一千零一夜 | H醫生 | 留下書舍 |
| 時間跨不過洞兒 | 潘國靈 | 界限書店 |
| 浮城1.2.3—–西西小說新析 | 何福仁 | 匯智 |
| 香港旅步記 | 南口俊樹 | 蜂鳥出版有限公司 |
| 人生不如任性一次 | 怡富 | 蜂鳥出版有限公司 |
| 動物:一個神哲學的思考 | 陳家富 | 德慧文化 |
|
I am losing weight, not faith. |
邵家臻紀念冊增訂版製作組 | 藍藍的天 |
|
獄外之囚 |
邵家臻 | 藍藍的天 |
| 留下 | 劉慧卿 | 藍藍的天 |
| 霜火戀(上冊) | 劉銳紹 | 藍藍的天 |
| 窄路前行不轉彎 – 獨立編輯人的故事 | 編輯人們 | 藍藍的天 |
| 集誌 — 我們在地記錄 Vol.1 / 2023–2025.06 | 集誌社 | 集誌社 |
| 中日電影發展史1897-1945(上) | 沈西城. | 初文 |
| 《酒徒》手稿本(隨手稿本另冊附1963年初版)《酒徒》 | 劉以鬯 | 本事 |
| 浮間舟渡 | 曾詠聰 | 匯智出版有限公司 |
| 喜劇視野:笑破天地人世情色究竟 | 盧偉力 | 藍藍的天 |
| 久別重逢 劇作文本 | 梁禮彥 | 好年華 |
| 法庭新聞怎麼做?《法庭線》編輯記者思考手記 | 法庭線 | 法庭線 |
| 閒 | 趙曉彤 | 界限書店 |
| 贖罪之泉 | 蘇婉雯 | 界限書店 |
| 香港街道地方指南1977創刊版全書復刻本 | 通用圖書 | 通用圖書 |
| 窮風流 | 雷競璇 | 香港文學生活館 |
| 文學的外邊 | 張歷君 | 香港文學生活館 |
| 熱風 | 黃念欣 | 香港文學生活館 |
| 來一場文學散步2 | 可洛 | 突破 |
| 這座城市叫香港 | 黃宇軒 | 突破 |
| 香港道路探索──路牌標誌x交通設計(三次修訂本) | 邱益彰 | 非凡出版 |
| 尋蹤覓跡:香港唐樓故事2 消逝中的唐樓美學 | 陳國豪 | 非凡出版 |
| 香港鐵路探索──重鐵發展X技術冷知識 | Dennis@花生?車?、Vincent@鐵流 | 非凡出版 |
| 中電鐘樓:一個香港地標的蛻變重生 | 香港社會發展回顧項目 | 中華書局 |
| 演戲的人 | 劉以鬯 | 中華書局 |
| 時代曲 | 劉以鬯 | 聯合出版 |
| 西方科幻文影 | 西西,何福仁 | 中華書局 |
| 神聖空間:香港基督宗教建築 | 陳天權 | 中華書局 |
|
兩地相思 |
杜杜 | 中華書局 |
| 村聲迴響:聆聽香港村校記憶 | 史嘉茵 | 中華書局 |
| 異人異行 | 西西著,何福仁編 | 聯合出版 |
| 浮城閱讀?上卷 | 西西(著)、何福仁(編) | 中華書局 |
| 浮城閱讀?下卷 | 西西 | 中華書局 |
| 香港的村落與墟鎮:聚落與歷史 | 夏思義(Patrick H. Hase),林立偉 | 中華書局 |
| 新九龍:獅子山下的記憶軌跡 | 阮志主編 | 中華書局 |
| 香港戰前華人屋宇與民生 | 黃棣才 | 中華書局 |
| 如是我也 | 呂豐雅 | 中華書局 |
| 英氣(下卷)阿咩正傳——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| 陶傑 | 紅出版 (青森文化) |
| 香江光影· 不朽傳奇——從「長鳳新」到銀都75年電影海報選 | 銀都機構 | 香港中和 |
| 7月新書 | ||
| 書名 | 作者 | 出版社 |
| 不只是厭女【時代前行暢銷新版】 | 凱特?曼恩 | 麥田 |
| 共產黨宣言(2024年版) | 馬克思, 恩格斯, 林宗弘, 霍布斯邦 /Karl Marx, Friedrich Engels | 麥田 |
| 歐文排印細部法則 | 尤斯特?侯克利 | 臉譜 |
|
4%的人毫無良知我該怎麼辦?:哈佛名醫教你如何看人 |
Martha Stout/譯: 陳雅汝 | 商周出版 |
| 房價為什麼越打越高?:倫敦政經學院經濟學家 | 卡哈?莫蘭 | 商周 |
| 盲人國度:從看的見到看不見的奇異旅程 | 遠流 | |
| 性史:第三卷自我的關懷 | 米歇爾.傅柯(Michel Foucaul) | 時報 |
| 論女性 | 蘇珊. 桑塔格Susan Sontag | 時報 |
| 一條命值多少?人命的價值誰能決定 | 珍妮.克利曼(Jenny Kleeman | 時報 |
| 被出征的世界:炎上、正義魔人、群眾狂熱、取消文化,看「社會正義」如何顛覆我們的世界! | 橘玲 | 大旗出版社 |
| 女工之死:後工業時代,一則關於鬧鬼和空間記憶的人類學敘事 | 李安如 | 左岸文化 |
| 家鎖:華人家庭這個巨獸 | 譚蕙芸 | 春山 |
| 神保町書肆街考(日本文壇奇才鹿島茂重量級作品經典回歸):世界第一古書聖地誕生至今的歷史風華 | 鹿島 茂 | 馬可孛羅 |
| 失控的憤怒機器:從同理到對立,社群媒體如何扭曲人心 | 寶鼎 | |
| 公眾輿論:訊息與真實的明辨 | 沃爾特.李普曼 | 大寫出版 |
| 幻影公眾:民意與治理的慎思 | 沃爾特.李普曼 | 大寫 |
| 奇點已近 | 雷?庫茲威爾 | 經濟新潮社 |
| 華年心緒從頭理:回憶從英殖到中國特區六十年的香港 | 王耀宗 | 王耀宗 |
| (簡)伊斯坦堡講稿:羅曼語文學導論 | [德] 埃里希?奧爾巴赫 | 商務印書館 |
| (簡)動物化的後現代 | (日) 東浩紀 | 上海人民 |
| (簡)弱關聯:在旅行中探尋檢索詞 | 東浩紀 | 上海人民 |
| (簡)實在界的鬼臉:齊澤克自選集 | 齊澤克 Zizek | 中央編譯 |
| (簡)學術人 | (法)皮埃爾?布迪厄Pierre Bourdieu | 上海文藝 |
| (簡)社會流動性和它的敵人 | (英)李·埃利奧特·梅杰,(英)斯蒂芬 | 上海文藝 |
| (簡)關於偶像,一邊糾結一邊思考 | (日)香月孝史,(日)上岡磨奈,(日)中村香住 |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|
| (簡)此性非一 | (法)露西·伊利格瑞 | 北京聯合出版 |
| 從黎明到衰頹(穿線精裝+雙絲帶典藏版)上下冊不分售 | 巴森 | 貓頭鷹 |
| 此中三昧費思量 | 李歐梵 | 商務 |
| 城市生物多樣性和碳儲存——香港原生樹種的應用 | 吳英嬋博士 蕭天欣 葉鳳婷 侯智恒博士 | 長春社 |
| 錫安長老教會紀要:由世界政府來征服世界 | 喀瓦 | 新加坡南洋出版社 |
| 伊朗的靈魂:革命、反美、神權政府,1979年後伊朗知識分子的掙扎與奮鬥 | 勞拉?席科爾 | 貓頭鷹 |
| 為什麼我們能理解科學和藝術? 電腦與AI會影響大腦的演化嗎? | 葛詹尼加 | 貓頭鷹 |
| 仇外:義和團、種族屠殺、英國脫歐、川普當選,仇外情結的歷史 | 喬治?馬卡里 | 貓頭鷹 |
| 風箏家族 | 韓麗珠 | 聯合文學 |
| 1984:流行音樂變酷的一年 | 伊恩?韋德 | 積木文化 |
| The Kite Family 風箏家族英文版 | Hon Lai-chu 韓麗珠 | 香港大學 |
| 復員的香港 | 九龍舊書店 | |
| 策展革命︰毛澤東時代的政治陳列 | 何若書 | 中文大學出版社. |
| 虛擬親密–約會軟件中的性別及酷兒政治 | 陳力深 | 中文大學出版社 |
| 供水香港–地緣政治、水務建設與農業發展(1940–1970 年代) | 李家翹 | 中文大學出版社 |
| 陸海之間–東南亞與世界文明 | 王賡武 | 中文大學出版社 |
| 杜甫一生 The Life of Tu Fu | 艾略特?溫伯格 (Elliot Weinberger), 李棟 譯 | 中文大學出版社 |
|
南方的想像–環境、身體、疾病、全球化共構下的近世華南 |
梁其姿 | 中文大學出版社. |
| 聆聽的房子 | 辛其氏 | 匯智出版有限公司 |
| 迤邐而來 | 麥樹堅 | 匯智出版有限公司 |
| 廣東話圖鑑 港式說話之必要 | 好年華 GOOD TIME | 懷舊香港同學會 |
| 不如問阿婆ASK GRANNY | 老正工作室 | 蜂鳥 |
| 安 (趙曉彤) | 趙曉彤 | 蜂鳥 |
| 叮叮行 | 吳俊賢 | 初文 |
| 舊夢浮生 | 沈西城 | 初文出版社 |
| 潮濕的記憶 | 劉以鬯 | 本事 |
| 裸命 (BM) | 陳冠中 | 香港本事出版 |
| 建豐二年 (BM) | 陳冠中 | 香港本事出版 |
| 中國波普 (本事版) | 查建英 | 本事 |
| 弄潮兒 (本事版) | 查建英 | 本事 |
| 有趣的事情 | 劉以鬯 | 本事 |
| 中國現代出版社業前夜 | 俞曉群 | 本事 |
| 書蠹牛津消夏記(增訂版) | 王強 | 本事 |
| 酒徒 兩冊合售 (本事版) | 劉以鬯 | 本事 |
| 二十世紀歌詞 愛情療癒誌 | 游思行 | 生活書房 |
| 在遺忘之前 一屋村一故事 | 林喜兒 | 生活書房 |
| 拾荒的人——香港拾荒者勞動紀實 | 鄧永謙 | dirty press |
|
《命案》電影劇本集 |
超等視覺 | 超等視覺 |
| 破?地獄電影全集 | 超等視覺 | 超等視覺 |
| 《九龍城寨之圍城》電影劇本集 | 超等視覺 | 超等視覺 |
| 《毒舌大狀》電影劇本 | 超等視覺 | 超等視覺 |
| 《臨時劫案》電影全集 | 超等視覺 | 超等視覺 |
| 《盜月者》電影創作?劇本全集 — 平裝版 | 超等視覺 | 超等視覺 |
| 香港生物之我思我畫香港生物之我思我畫 | 梁煒鈞 | 亮光 |
| 你看港街招牌(二次增訂本) | 李健明 | 非凡出版 |
| 老照港古:香江華洋舊事相中尋 | 貝大?(David Bellis) | 非凡出版. |
| 與彼此的靈魂對話——2020後伴你走過的廣東歌 | 姚慶萬 | 非凡出版 |
| 在地?餐桌?小旅行 遇上香港飲食文化(增訂本) | 黃可衡,mujiworld | 非凡出版 |
| 中電鐘樓:一個香港地標的蛻變重生 | 香港社會發展回顧項目 | 中華書局 |
|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:香港天后誕 | 廖迪生 | 中華書局 |
| MilkX Magazine 226 | ||
| 大頭菜文藝月刊108 JUNE 2025 | ||
| 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173 June 2025 | ||
| 庭刊 第10期 《蘋果國安案》 | ||
| 香港文學月刊 #487 (2025年7月號) | ||
| Parmenides: Ontological Figure, Being 1 (The Seminars of Alain Badiou) | Alain Badiou, translated by Susan Spitzer |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|
| Consuming the Romantic Utopia: Love and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|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| |
| Leviathan on a Leash: A Theory of State Responsibility | Sean Fleming |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|
| Truth and Truthfulness: An Essay in Genealogy (Bernard Williams) | Bernard Williams, Foreword by Miranda Fricker |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|
| Two Cheers for Anarchism: Six Easy Pieces on Autonomy, Dignity, and Meaningful Work and Play | James C. Scott |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|
| Freedom: A Disease without Cure | Slavoj Zizek | Bloomsbury |
| In Praise of Philosophy | Alain Badiou | Polity |
| Post-Growth Living: For an Alternative Hedonism (Paperback) | Kate Soper | Verso |
| A Social History of Analytic Philosophy | Christoph Schuringa | Verso |
| Cybernetic Circulation Complex: Big Tech and Planetary Crisis | Nick Dyer-Witheford, Alessandra Mularonii | Verso |
| A Philosophy of Shame: A Revolutionary Emotion | Frederic Gros, translated by Andrew James Bliss | Verso |
| War and Money: The Imperialism of the Dollar | Maurizio Lazzarato, Translated by Jason Francis McGimsey | Verso |
| The Late Marxs Revolutionary Roads: Colonialism, Gender, and Indigenous Communism | Kevin B. Anderson | Verso |
| Psychopolitics: Neoliberalism and New Technologies of Power (Futures) | Han, Byung-chul | Verso |
| 6月新書 | ||
| 書名 | 作者 | 出版社 |
| Breakazine 079 《Asking in Truth》 | Breakazine 創作小組等 | |
| 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172 May 2025 | ||
| 大頭菜文藝月刊107 May 2025 | ||
| 香港文學月刊 #486 (2025年6月號) | ||
|
《香港防衛隊》(香8116部隊 山下部隊.丸山部隊)
中文翻譯版 |
植木潤 | 九龍舊書店 |
|
《The HongKong Cookery Book》1921
百年前食譜,2025年復刻本 |
九龍舊書店 | |
| The Terrible Children of Modernity: An Antigenealogical Experiment | Peter Sloterdijk |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|
| Is a River Alive? | Robert Macfarlane | W. W. Norton & Company |
| Why It's OK to Have Bad Spelling and Grammar | Jessica Flanigan | Routledge |
| The Emperor of Gladness | Ocean Vuong | Penguin Press |
| The Unrealizable: Towards a Politics of Ontology (Italian List) | Giorgio Agamben, translated by Alberto Toscano | Seagull Books |
| I Want to Die, I Hate My Life: Three Essays on Tragedy and One on Beckett (Critchley) | Simon Critchley | Eris |
| Mending Bodies | Hon Lai Chu, translated by Jacqueline Leung | Two Lines Press |
| Posthuman Knowledge and the Critical Posthumanities | Rosi Braidotti | Sternberg Press |
| 華氏451度(全新譯本/新版) | Ray Bradbury/譯: 徐立妍 | 麥田 |
| 密室與蒼蠅(諾貝爾文學獎得主、存在主義巨擘沙特公認最具盛名的劇作) | 沙特 Jean-Paul Sartre/譯者: 嚴慧瑩 | 麥田 |
| 錢是虛構的,但我們都選擇相信它 | Jacob Goldstein/譯者: 吳書榆 | 麥田 |
| 人天生就是政治動物:政治哲學緒論 | 喬納森.沃夫 JonathanWolff | 商周出版 |
| 當我們不再理解世界 | 班傑明.拉巴圖特Benjamin Labatut | 商周出版 |
| 液態之愛:論人際紐帶的脆弱 | 齊格蒙.包曼Zygmunt Bauman | 商周出版 |
| 與路共生:道路生態學如何改變地球命運 | 班.戈德法布 | 天下文化 |
| 原光 | 柏森 | 時報 |
| 分身:與陰謀論者交鋒的鏡像世界之旅 | Naomi Klein/譯者: 胡訢諄 | 時報出版 |
| 性史:第三卷自我的關懷 | 米歇爾.傅柯(Michel Foucaul) | 時報 |
| 論女性 | 蘇珊. 桑塔格Susan Sontag | 時報 |
| 第三者的誕生:出軌行為的再思(新版) | Esther Perel/譯者: 洪保鎮 | 時報出版 |
| 一條命值多少?人命的價值誰能決定 | 珍妮.克利曼(Jenny Kleeman | 時報 |
| 醬缸裏的欺負鏈:東亞大陸帝國意識形態的起源【上古到近世】 | 徐承恩 | 左岸文化 |
| 荷以永續:荷蘭的創新之路 | 陳亮宇等28人 | 前衛 |
| 未來的戰鬥:皮凱提與桑德爾對談平等與正義,揭露當今獨特又殘酷的不平等 | 托瑪.皮凱提, 邁可.桑德爾 | 天下雜誌 |
| 「沒有人」的運動:黑客、鄉民、與g0v零時政府的數位行動主義 | 李梅君 | 春山出版 |
| 我睡不著的那一年:2024年布克獎得主,用文字與人生,與你一起經歷那段無形的不安(二版) | 薩曼莎.哈維 (Samantha Harvey), 李伊婷 譯 | 堡壘文化 |
| 沒有最累,只有更累!:倦怠的文化史與精神政治 | 黃涵榆 | 黑體文化 |
| 維京傳奇:來自海上的戰狼【中古歐洲系列二部曲經典改版回歸】 | Lars Brownworth, 譯者: 黃芳田 | 馬可孛羅 |
| 印度末代帝國:1857年德里戰役揭開蒙兀兒王朝的覆滅 | William Dalrymple/譯: 黃中憲 | 馬可孛羅 |
| 破繭而出:民國女性本位的跨文化情慾論述(1912-1949) | 許慧琦 | 政大出版社 |
| 雲端亡魂:往生者的數位個資與AI時代的生命思考 | 卡爾.歐曼 (Carl Ohman), 傅文心 譯 | 衛城出版 |
| 為什麼我們甘願放棄自由?:洞悉人性弱點的極權心理學 | 馬蒂亞斯.戴斯梅 | 平安文化 |
| 你好,我是書店員:今天想找哪本書?59則和買書有關的讀者故事,還有職人的工作日常與推書清單 | 森田惠 | 幸福文化 |
| 戰爭的根源:兩種地緣政治學的對峙與交鋒 | 篠田英朗, 鄭天恩 譯 | 一卷文化 |
| 金融的世界史:泡沫經濟、戰爭與股市 | 板谷敏彥 | 黑體文化 |
| 絞刑架下的報告 | 尤利烏斯?伏契克, 蔣承俊 譯 | 人間 |
| 半場香港,半場臺灣 | 李紹基 | 二○四六出版 |
| 虛度年華:世界文豪的那些年 | 虛詞@香港文學生活館 | 二○四六出版 |
| 田野特調:調查地方的手法、配搭與尾韻 | 邱星崴, 陳冠彰, 王麗蘭, 佘岡祐, 王昱登, 蔡念儒, 劉書甫, 吳宗澤 | 游擊文化 |
| 離亂經 | 陳滅 | 二○四六出版 |
| (簡)算術基礎 | (德)弗雷格 · 譯者:王路 | 商務印書館 |
| (簡)承認還是歧義?一場辯論 | (德)阿克塞爾·霍耐特,(法)雅克·朗西埃 | 上海人民 |
| (簡)狄奧尼索斯的陰影:狂歡社會學的貢獻 | (法)米歇爾·馬費索利 | 上海人民 |
| (簡)神話哲學(上卷) | (德)謝林,譯者:先剛 | 北京大學 |
| (簡)神話哲學(下卷) | (德)謝林,譯者:先剛 | 北京大學 |
| (簡)德勒茲論電影 | (美)羅納德·柏格 | 南京大學 |
| (簡)獸、機、神 | (美)韋布·基恩,譯者:馬燦林 | 中信 |
| (簡)辯證的想象:法蘭克福學派與社會研究所的歷史(1923-1950) | (美)馬丁?傑伊 · 譯者:孫一洲 | 上海文藝 |
| (簡)柏格森哲學詞匯 | (法)弗雷德里克·沃姆斯 | 重慶大學 |
| (平裝)論天人之際: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(余英時文集12) | 余英時 | 聯經出版公司 |
| 萬曆十五年:一個無關緊要的年分 | 黃仁宇 | 聯經出版公司 |
| 黃仁宇的大歷史觀 | 黃仁宇 | 聯經出版公司 |
| 《動物解放:現在就行動》全球暢銷50週年最終增訂版 | 彼得?辛格 (Peter Singer) |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關懷生命協會 |
| Peter Ho-Sun Chan MY WAY | Li Cheuk-to | 三聯 |
| 孤島扁舟:見證大時代的調景嶺(增訂版) | 孤島扁舟:見證大時代的調景嶺(增訂版) | 三聯 |
| 木匠說 | 翁泳恩、 梅詩華 | 三聯 |
| 港九大隊志(增訂版) | 劉智鵬 | 商務印書館 |
| 香港教育法:法團校董會及校本管理篇 | 林壽康、余惠萍 | 印象文字 Inpress |
| 用日本電影讀日本文學——從夏目漱石到村上春樹 | 劉偉霖 |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|
| 香港電話——早期電話史與原理 | 羅肇忠 | 利文出版社 |
| 鄉土社會的終結:東亞地區的殖民管治和土地政策 | 張瑞威, 松原健太郎, 科大衛 (David Faure) |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|
| 鱷魚手記 (增訂版) | 邱妙津 | 印刻 |
| 圖解200種伊斯蘭幾何圖案:最早最多樣的伊斯蘭幾何設計圖集解析 | Jules Bourgoin | 易博士出版社 |
| 朝鮮半島六百年史:政爭、外患與地緣政治 | 新城道彥, 黃琳雅 譯 | 遠足文化 |
| 波霸雞與翹臀豬:肉食色情論(2020年新編版) | 卡蘿?J ?亞當斯 (Carol J. Adams), 羅嵐, 林若瑄 譯 | 社團法人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 |
| 從彼島到此島–印尼華僑的離散故事 | 張宏艷 | 中文大學出版社 |
| 五四女性-現代中國女權主義先行者 | 王政 | 中文大學出版社 |
| 華人廟宇與地方社會:道教研究學術論叢 | 中文大學出版社 | 黎志添-編 |
| 是我小時候別忘了香港 | 懷舊香港同學會編 | 好年華 GOOD TIME |
| 老店香港 | 懷舊香港同學會 | 好年華 GOOD TIME |
| 書與不確定的世界 | 亞然 | 蜂鳥出版 |
| 天黑勿上山 | 洪嘉 | 上下齋文創有限公司 |
| 學習微笑 | 陳子謙 | 計劃通 |
| 香港魚畫 第二冊平裝版 | Ling Ling Ling | |
| 拾荒的人——香港拾荒者勞動紀實 | 鄧永謙 | dirty press |
| 焦點影人:陳果 | HKIFF | HKIFF |
| 《命案》電影劇本集 | 超等視覺 | 超等視覺 |
| 《破?地獄》電影全集 | 超等視覺 | 超等視覺 |
| 《九龍城寨之圍城》電影劇本集 | 超等視覺 | 超等視覺 |
| 《毒舌大狀》電影劇本 | 超等視覺 | 超等視覺 |
| 《臨時劫案》電影全集 | 超等視覺 | 超等視覺 |
| 《盜月者》電影創作?劇本全集 — 平裝版 | 超等視覺 | 超等視覺 |
| 香港字二百年:從世一大白象至世界文化遺產之路 | 翁秀梅 | Kubrick |
| 場境.圖式.圖式——香港城市空間圖典 新版 | 生活營造 | 亮光文化 |
| 致——看香港電影長大的我們(增訂版) | 陳詠燊 | 亮光 |
| 天生港片狂:威哥漫談港產片潮流(增訂版) | 威哥(袁永康) | 非凡出版 |
| 5月新書 | ||
| 書名 | 作者 | 出版社 |
| 海浪(吳爾芙) | 吳爾芙 Virginia Woolf/譯: 黃慧敏 | 麥田 |
| 焦慮的意義:寫給所有飽受不安所苦、尋求憂慮本質與人生意義的人 | Samir Chopra/譯者: 張馨方 | 麥田 |
| 地理的復仇:一觸即發的區域衝突、劃疆為界的地緣戰爭 | 羅柏.卡普蘭 Robert D. Kaplan/譯者: 林添貴 | 麥田 |
| 幻象:偽真實的預製時代 | Daniel J. Boorstin/譯者: 王翎 | 麥田 |
| 痛史──現代華語文學與電影的歷史創傷(新版) | 白睿文 (Michael Berry) /譯者: 李美燕, 陳湘陽, 潘華琴 | 麥田 |
| 誰的「國語」?誰的「普通話」?:從官方政策、教育現場、大眾傳媒到常民口說習慣,看兩岸語音標準化如何為社會規範、身分認同與國族政治服務 | 陳怡君 Janet Y. Chen/譯者: 吳煒聲 | 臉譜 |
| 卡拉馬助夫兄弟們(上下冊不分售) | 杜斯妥也夫斯基 /譯者: 耿濟之 | 商周出版 |
| 取消文化:從啟蒙的興起到網路公審,失控的言論自由如何成為當代民主與政治上的困境? | Julian Nida-Rumelin/譯者: 杜子倩 | 商周出版 |
| 伊凡.伊里奇之死【譯自俄文】 | 列夫?托爾斯泰 Leo Tolstoy /譯者: 魏岑芳 | 漫遊者文化 |
|
服從權威(原著出版50週年紀念版):有多少罪惡 |
Stanley Milgram;/譯: 黃煜文 | 經濟新潮社 |
| 哲學是職場上最有效的武器 | 山口周 | 如果出版社 |
| 人類存在的意義:一個生物學家對生命的思索 | Edward O. Wilson | 如果出版社 |
| 龍與地下城興亡史:沒有它,這個世界就沒有角色扮演遊戲 | Ben Riggs/譯者: 威治 | 堡壘文化 |
| 新加坡大戰略:小國的政治、經濟和戰略之道 | 洪清源 Ang Cheng Guan/譯者: 林嘉培 | 八旗文化 |
| 帝國為什麼會衰敗:條條死路通羅馬,關於西方政治社會的再思考 | Peter Heather, John Rapley/譯者: 劉家安, 盧靜 | 八旗文化 |
| 濟州四.三:跨越沉默,讓真相走向世界 | 許湖峻. 譯者:鄭乃瑋 | 黑體文化 |
| 因為佩索亞,所以里斯本【出版100週年紀念|繁體中文版首度面市】(精裝典藏版) | 費爾南多?佩索亞 Fernando Pessoa/譯者: 聞翊均 | 野人 |
| 生命的尋路人(附彩頁經典重出):古老智慧對現代生命困境的 … | 韋德.戴維斯 | 大家出版 |
| 自然資本經濟學:建立與自然共好的商業模式與創新解方 | 200 | 日出 |
| 有心人 | 張婉雯 | 二十張出版 |
| 人設大歷史:個人形象的包裝與網紅夢的實現,從達文西到卡戴珊家族的自我塑造 | Tara Isabella Burton/譯者: 李昕彥 | 二十張出版 |
| 道德浪女:多重關係、開放關係與其他冒險的實用指南(新版) | Janet W. Hardy, Dossie Easton/譯者: 張娟芬 | 游擊文化 |
| 戰術的本質:戰場致勝的關鍵,為決策者打造的自學工具【完全版】 | 木元?明 | 燎原 |
| 不合時宜的群像:書寫理論的獨行者 | 洛楓 | 二○四六出版 |
| 龜心 | 鄭澤榆 | 有人出版社 |
| (簡)妄想的悖論:維特根斯坦、施瑞伯與精神分裂的心靈 | (美)路易斯?A.薩斯 | 上海人民 |
| (簡)本雅明檔案 | 德國瓦爾特·本雅明檔案館 | 北京師大 |
| Peter Ho-Sun Chan MY WAY | Li Cheuk-to | 三聯 |
| 集藝成林:《藝林》伶星資料摘鈔 | 朱少璋 | 三聯 |
| 葉靈鳳文存 卷一.霜紅室隨筆之藝海書林(上下冊) | 葉靈鳳 | 三聯 |
| 讀食手記 | 鄒芷茵 | 三聯 |
| 工運初起香港躍居前茅 | 周奕 | 利訊出版社 |
| 活動程序:計劃執行和評鑑(二版) | 張兆球; 蘇國安; 陳錦漢 | 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|
| 黨史筆記—從遵義會議到延安整風(增訂版) | 何方 | 城市大學出版社 |
| 1931:債務、危機與希特勒的崛起 | 托比亞斯.史卓曼(Tobias Straumann) | 世潮 |
| 乳房的歷史 | 瑪莉蓮.亞隆, 何穎怡 | 麥田出版社 |
| 焦點影人:古天樂 | 王志輝, 陳志華, 謝偉烈 | hkiff |
| 焦點影人:陳果 | 王志輝、陳志華、謝偉烈 | HKIFF |
| Being Chinese, Becoming Chinese | Daniel Bell |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|
| 讀書毀了我 | 王強 | 牛津大學 |
| 我的聾人朋友【久別重逢版】 | 陳意軒, 路駿怡, 沈柏基, Anthony Cheung , 譚以諾, 謝莉娜 | 手民出版社 |
| 年少無知 | 梁雅琳 | 自資 |
| 東岸有約 | 蔡益懷 | 初文 |
| 疫天行道 | 惟得 | 初文 |
| 不是博物館指南 This is Not a Bling Bling Museum Guidebook | 默泉、余寶茵、唐冠聰、劉德欣、李挽靈、麥穗、鄒頌華、馮靜雯 | 毫末書社 |
| 特殊家屋:一部關於香港淪陷的小說 | 侶倫 | 天地 |
| 手繪香港舊物與日常 | 黎兆麟 | 天地 |
| 放心寫作 | 米哈、連倩妤 | 突破 |
|
邊緣主權
澳門與中國性問題 |
雷凱思 著;關俊雄 譯 | 香港大學出版社 |
| Penalties of Empire: Capital Trials in Colonial Hong Kong | Christopher Munn |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|
| Leviathan. Second Edition. | Thomas Hobbes | Oxford |
| Being Ecological, with a new preface by the author | Timothy Morton | The MIT Press |
| The Forgetting of Air in Martin Heidegger (Constructs Series) | Luce Irigaray |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|
| Zero Point (Zizek's Essays) | Slavoj Zizek | Bloomsbury Academic |
| On Goethe (Cultural Memory in the Present) | Walter Benjamin |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|
| Freud's Beasty Boys: Sex, Violence and Masculinity | Oxana Timofeeva | Polity |
| Chaos and the Automaton | Berardi, Franco Bifo | e-flux classics |
| The Sensuous Cinema of Wong Kar-wai: Film Poetics and the Aesthetic of Disturbance, Second Edition | Gary Bettinson |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|
| 小說與詩 47 | ||
| 大頭菜文藝月刊106 APR 2025 | ||
| 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171 APR 2025 | ||
| 香港文學月刊 #485 (2025年5月號) | ||
| 工人文藝 44期 | ||
| MilkX Magazine 225 | ||
| 《方圓》24期 蘿莉塔.納博科夫 |
| 4月新書 | ||
| 書名 | 作者 | 出版社 |
| 大頭菜文藝月刊105 Mar 2025 | ||
| 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170 MAR2025 | ||
| 庭刊 第9期 判決《7.21非白衣人暴動案》 | ||
| 《文化者》(2024-2025) 七周年號 | ||
| MilkX Magazine 224 | ||
| 聲韻詩刊 082 內捲時代 | ||
| Cities Made Differently | David Graeber, Nika Dubrovsky | The MIT Press |
| Spinoza: Freedom's Messiah (Jewish Lives) PB | Ian Buruma | Yale University Press |
| I've been Thinking (Dennett) | Daniel Dennett | W. W. Norton & Company |
| Too Late to Awaken: What Lies Ahead When There Is No Future | Slavoj Zizek | Seven Stories Press |
| Women in Dark Times | Jacqueline Rose | Fitzcarraldo Editions |
| 一億總下流?——老害、少子化、多死社會…… | 茂呂美耶 | 麥田 |
| 霍布斯邦論民族主義——被發明的傳統與全球化下的險境 | 艾瑞克?霍布斯邦(Eric J. Hobsbawm) | 麥田 |
| 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 | 松浦彌太郎 | 麥田 |
| 足跡:考古學家眼中的故道、遠古人類與動物足印、史前車轍、朝聖路徑——一部始於足下、行不止息的人類移動史 | Jim Leary/譯: 吳莉君 | 臉譜 |
| 銀髮川柳1:以為是愛情,結果是心律不整 | 日本公益社團法人全國自費老人之家協會 | 三采文化. |
| 是炒作還是真相?媒體與科學家關於真相與話語權的角力戰:從基改食品、動物實驗、混種研究、疫苗爭議到疫情報導的製作 | Fiona Fox/譯者: 陳岳辰 | 商周出版 |
| 冷戰2.0:AI如何影響中美俄新戰略 | 喬治.塔卡奇,譯者:葉妍伶 | 天下文化 |
| 52種走路的方式:每週探索的自由,一年為期的好好走路方案 | Annabel Streets/譯: 林金源 | 遠流 |
| 萬物的終結:宇宙毀滅的5種方式 | Katie Mack/譯者: 蔡丹婷 | 鷹出版 |
| 電影寓言 | 洪席耶 Jacques Ranciere/譯者: 謝淳清 | 典藏藝術家庭 |
| 我們為何走向極端:團體迷思下的菁英操弄、放棄理性 | Jerome Booth/譯者: 張簡守展 | 本事出版社 |
| 福爾摩沙意識形態:東方式殖民主義與臺灣民族主義的興起 1895-1945 | 吳叡人 | 春山 |
| 臺灣人的抵抗與認同(1920-1950)【增訂版】 | 陳翠蓮 | 春山出版 |
| 回家是一趟沒有線性終點的旅程:白色恐怖與我的左派阿公 | 范容瑛 | 春山 |
| 以動物為鏡:14堂人與動物關係的生命思辨課 | 黃宗慧 | 日出 |
| 紅王子:一位貴族的秘密人生與流轉中的近代歐洲認同 | 提摩希.史奈德 Timothy Snyder/譯者: 黃妤萱 | 衛城出版 |
| 愛之思:馬希翁的《情愛現象學》 | 郭智豪 | 橄欖 |
| 政治的神學通義 | 曾慶豹 | 橄欖 |
| 地下帝國:金融、網路、半導體──美國如何將世界經濟武器化 | Henry Farrell, Abraham Newman | 聯利媒體TVBS |
| (簡)布爾喬亞 | [意] 弗朗哥·莫萊蒂 | 中信出版社 |
| (簡)實驗室生活: 科學事實的建構過程 | [法]布魯諾·拉圖爾 / [英]史蒂夫·伍爾加 / [法國] 布魯諾·拉圖爾 |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|
| 1949禮讚 | 楊儒賓 | 聯經 |
| 甲骨文(非虛構寫作大師、《紐約客》記者何偉的「中國三部曲」之2——全新修訂版) | 何偉 Peter Hessler/譯: 盧秋瑩 | 八旗文化 |
| 權力之網:澳門華商家族的關係網絡建構研究 | 方木歡 | 三聯 |
| 聞萌噢:探索澳門氣味景觀 | 黎美琪 | 三聯 |
| 財神到—海外華人與香港金融中心建立 | 鄭宏泰 | 三聯 |
| 曖昧日子: 鄭國偉劇本集 | 鄭國偉 | 香港話劇團 |
| 「潘惠森?露兩手」劇本集─ 武松日記、兩刃相交 | 潘惠森 | 香港話劇團 |
| 小島.餘香 | 潘惠森 | 香港話劇團 |
| 給小數點台灣─曹開數學詩集 | 曹開 | 晨星 |
| 讀建築的故事:建築詩人黎辛斯基探索人類史上百座經典建築的理念、技法與歷史 | 黎辛斯基 Witold Rybczynski/譯: 黃煜文 | 貓頭鷹 |
| 恥辱: 一部性暴力的全球史 | Joanna Bourke/譯者: 陳信宏 | 貓頭鷹 |
| 石榴海難 | 曹疏影 | 聯合文學 |
| 暗影與流光之間(一):電影和精神分析 | 劉森堯 | 印刻 |
| 小書店大繪集 | 政木哲也 | 積木文化 |
| 陰陽師的日本史 | 齋藤英喜 /譯者: 林美琪 | 遠足文化 |
| 牠鄉何處?城市.動物與文學(2版) | 黃宗潔 | 新學林 |
| 清末民初譯道的探賾者 | 鄒振環 | 中文大學出版社 |
| 情為何物 金庸小說的情與人生 | 吳靄儀 | 壹壹陸工作室 |
| 香港.文化.探索(香港文化探索) | 編:鄧鍵一、 李祖喬、 曾仲堅 | 匯智 |
| 事證拾零——香港文學及其他 | 朱少璋 | 匯智 |
| 南音(附CD)-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 | 阮兆輝 | 匯智 |
| 郁達夫在南洋:南洋的郁達夫與郁達夫的南洋(王潤華作品集) | 王潤華 | 初文 |
| 致不甘離散的你 | 張浩嘉、丘敬峰 | 界限書店 |
| 第五十屆青年文學獎得獎文集 | 界限書店 | |
| 破產書商札記 | 威廉?達泠,王強 | 本事 |
| 陳映真的第三世界 | 陳光興 | 本事 |
| 通向歷史以外—今天∣香港文化 | 編者:梁秉鈞? 葉輝? 黃愛玲 | 本事 |
| 容安館品藻錄 | 范旭崙 | 本事 |
| 零像素 | 石音 | 詩斧 |
| 平截頭體的鄉愁 | 紀幾何 | 石磬文化 |
| 香港大嶼山水生甲蟲圖鑑 | 蘇英健,趙汝康 | 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 |
| A New Documentary History of Hong Kong, 1945-1997 | Florence Mok,FUNG CHI KEUNG CHARLES |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|
| 世紀自述: 香港首位華人市政局主席張有興 | 張有興,張家偉,周光蓁 | 香港大學出版社 |
| 傳統十論—本土社會的制度、文化及其變革(全新增訂版) | 秦暉 | 中華書局 |
| 港片隨意門 | 廖宇成 | 非凡出版 |
| be water journal水象: 自然而然 | 愛米 | |
| Enemy Feminisms: TERFs, Policewomen, and Girlbosses Against Liberation | Sophie Lewis | Haymarket Books |
| 3月新書 | ||
| 書名 | 作者 | 出版社 |
| MilkX Issue 222 | ||
| 荷坳舊事?林村記憶 | 陳進權 | |
| 歲月期期艾艾 | 肯肯 | |
| 抱膝思量 | 肯肯 | |
| 大頭菜文藝月刊104 FEB 2025 | ||
| 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169 FEB2025 | ||
| 大坑坊眾口述史 | 廖迪生 | 大坑坊眾福利會出版社 |
| 香港文學月刊 #483 (2025年3月號) | ||
| Animal Rights [Paperback] | Mark Rowlands | MIT |
| Poet in the New World: Poems, 1946–1953 [Hardcover] | Czeslaw Milosz | Ecco |
| The Art of Seduction | Penguin | |
|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Philosophy (Fourth Edition) | Jonathan Wolff |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|
| Language: The Unknown: An Initiation Into Linguistics (Personality, Psychopathology, and Psychotherapy) | Julia Kristeva, translated by Anne Menke |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|
| The One: Descartes, Plato, Kant (The Seminars of Alain Badiou) | Alain Badiou, translated by Jacques Lezra, Susan Spitzer |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|
| Hatred and Forgiveness (European Perspectives: A Series in Social Thought and Cultural Criticism) | Julia Kristeva, translated by Jeanine Herman |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|
| The Severed Head: Capital Visions (European Perspectives: A Series in Social Thought and Cultural Criticism) | Julia Kristeva, translated by Jody Gladding |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|
| Not Thinking like a Liberal [Paperback] | Raymond Geuss |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|
| Flatline Constructs: Gothic Materialism and Cybernetic Theory-Fiction [Paperback] | Mark Fisher | Exmilitary |
| Bloodbath Nation [Paperback] | Paul Auster | Grove Press |
| Who's Afraid of Gender? [paperback](picador) | Judith Butler | Picador |
| Humanistic Narratives | Michel Serres, translated by Randolph Burks | Bloomsbury Academic |
| The Life of Plants: A Metaphysics of Mixture | Emmanuele Coccia, translated by | Polity |
| Metamorphoses | Emanuele Coccia, translated by Robin Mackay | Polity |
| The Human Animal: Why We Still Don't Fit into Nature | Markus Gabriel, translated by Karl von der Luft | Polity |
| Toussaint Louverture: The French Revolution and the Colonial Problem (Critical South) | Aime Cesaire, Translated by Kate Nash, Foreword by Gary Wilder | Polity |
| For a Splendid Sunny Apocalypse(姜濤雙語詩集) | 姜濤Jiang Tao | Zephyr Press |
| 愈坐愈透明 For Now I Am Sitting Here Growing Transparent(游靜雙語) | 游靜Yau Ching. | Zephyr Press |
| 銀髮川柳2:飯只能吃8分飽,剩下2分要吃藥… | 日本公益社團法人全國自費老人之家協會, POPLAR社 | 三采 |
| 銀髮川柳3:喜歡比我年長的對象,但他們都不在了 | 日本公益社團法人全國自費老人之家協會, POPLAR社 | 三采 |
| 電影理論與批評(3版) | 劉立行 | 五南 |
| 文學批評關鍵詞:概念.理論.中文文本解讀(2版) | 柯思仁,陳樂 | 五南 |
| 心智生命 | 漢娜.鄂蘭(Hannah Arendt) | 時報 |
| 分成兩半的子爵 | 卡爾維諾 Italo Calvino/譯者: 倪安宇 | 時報 |
| 不存在的騎士 | 卡爾維諾 Italo Calvino/譯者: 倪安宇 | 時報 |
| 盜賊史觀下的中國: 從劉邦、朱元璋到毛澤東的盜賊皇帝史 | 高島俊男,譯者:張佑如 | 八旗文化 |
| 真相與修復——創傷倖存者如何想像正義? | 茱蒂絲赫曼Judith Herman | 左岸文化 |
| 1900年以來的英語民族史 | 安德魯.羅伯茨(Andrew Roberts). | 八旗 |
| 顛覆世界史的蒙古【十週年紀念.經典重現】 | 杉山正明 | 八旗文化 |
| 書店不屈宣言(2025 年經典重新推出) | 田口久美子,譯者:顏雪雪 | 馬可孛羅 |
| 監獄中的哲學課:探索自由、羞愧與救贖的生命對話 | Andy West/譯者: 吳煒聲 | 寶鼎 |
| 扁平時代:演算法如何限縮我們的品味與文化 | Kyle Chayka/譯者: 黃星樺 | 衛城出版 |
| 世界史上的中亞:跨越滿洲森林至黑海周緣的四萬年史 | Peter B. Golden/譯者: 蔡偉傑 | 廣場出版 |
| 街頭的共同體: 馬來西亞淨選盟大集會裡的國家與族群 | 馮垂華 | 季風帶文化 |
| 何來華僑 | 斯波義信. 譯者:陳健成. | 一八四一出版 |
| 文明的流轉:鄉民最好奇的人類文明大哉問 | 劉仲敬 | 一卷文化 |
| 社會學根本提問:個體與社會 | 齊美爾 Georg Simmel/譯: 柯晏邾 | 群學 |
| (簡)地泉湧動─“到民間去”與1920年代中國的文化再造 | 三聯 | |
| (簡)遊牧主體:當代女性主義理論中的具身性與性差異 | (義)羅西?布拉伊多蒂 | 上海人民 |
| (簡)馬克思主義思想與城市 | [法]亨利·列斐伏爾 | 南京大學 |
| (簡)自戀與服從 | (奧)伊索爾德·沙里姆,譯者:桂書傑,包向飛 | 三聯(上海) |
| (簡)大熊座的呼喚:英格博格·巴赫曼詩合集 | (奧)英格伯格·巴赫曼 | 北京聯合 |
| (簡)在機器的邊界思考 | 許煜(Yuk Hui ) 著;李仁傑 | 廣西師範大學 |
| 墮落 | 卡繆 albert Camus/譯 呂佩謙 | 好讀 |
| 影子現象學:探索陰影與它的國度 | 河合隼雄 | 心靈工坊 |
| 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(增訂新版) | Pablo Neruda | 九歌 |
| 香港百貨:穿越百物的追憶之旅,尋訪當下的香港製造 | 久米美由紀 | 積木文化 |
| 臺灣漫遊錄 | 楊又又子 | 春山出版 |
| Imprint #23 | Hong Kong Women in Publishing Society | |
| 香港回民史料概覽, 1917-2017 | ?新範 · 姚繼德 · 馬健雄 | 華南研究中心 |
| 白蘭花 | 跂之 | 文化工房 |
| 完美世界 | 利志達X愛麗絲劇場實驗室 | 愛麗絲劇場實驗室 |
| 摩登女郎:消費、現代性與全球化(1920至1930年代) | 全球摩登女郎研究小組 | 摩登女郎:消費、現代性與全球化(1920至1930年代) |
| 送瘟神-毛澤東時代的血吸蟲病防治運動 | 高敏 | 中文大學出版社 |
| 香港老美(4) 香港圖騰 | 黃慶雄 | 經緯文化出 |
| 香港文學鱗爪 | 盧因 | 初文 |
| 老香港舊世情 | 許定銘 | 初文 |
| 阿康的最後一天 | 麥華嵩 | 初文 |
| 星的答案悄悄成形 | 翳陽,一土,陳謨 | 界限書店 |
| 香港老舖錄 | 香港老舖記錄冊 | 蜂鳥 |
| 暴風雨的記憶 | 編者:北島, 曹一凡,維一 | 本事 |
| 電影萬歲B碟 | 畢明,呂嘉俊(編輯) | 字字研究所 |
| 電影萬歲A碟 | 畢明,呂嘉俊(編輯) | 字字研究所 |
| 看我今天怎麼說— 故事的故事 | 思言 | 不一樣的禮物有限公司 |
| 《就係香港 BeingHongKong 024》(2025春季號) | 就係媒體編輯部 |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 |
| 莎士比亞四大悲劇| | 莎士比亞 | 明文 |
| 浪漫交通迷解碼 | 林兆榮 | 突破出版社 |
| 新晉編劇計劃2024劇本集 | 林坤燿、林澤銘、卓諾堯、莫溢心、梁雪冰、鄭佳麗、蔡家軒、黎嘉倩、歐穎瑤、蘇啟賢 | 香港新晉創作人協會 |
| 安於不安:企業如何從失敗教訓中成長 | 鄭宏泰 高皓 | 中華書局 |
| 2月新書 | ||
| 書名 | 作者 | 出版社 |
| The Ultimate Hidden Truth of the World | David Graeber | Allen Lane |
| Hypnosis Between Science and Magic (Lines) | Isabelle Stengers | Bloomsbury Academic |
| Against Progress (Zizek's Essays) | Slavoj Zizek | Bloomsbury Academic |
| How to Win the Premier League: The Inside Story of Football’s Data Revolution | Ian Graham | Century |
| New Maladies of the Soul | Julia Kristeva, translated by Ross Guberman |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|
| The Sense and Non-Sense of Revolt: The Powers and Limits of Psychoanalysis | Julia Kristeva / translated by Jeanine Herman |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|
| Intimate Revolt: The Powers and Limits of Psychoanalysis (European Perspectives: A Series in Social Thought and Cultural Criticism) | Julia Kristeva, translated by Jeanine Herman |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|
| Time and Sense: Proust and the Experience of Literature | Julia Kristeva / translated by Ross Guberman |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|
| This Incredible Need to Believe (European Perspectives) | Julia Kristeva, translated by Beverley Bie Brahic |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|
| The Price of Zero: China's policy missteps during and after COVID | Donald Low | Donald Low |
| Autocracy, Inc.: The Dictators Who Want to Run the World | Anne Applebaum | Doubleday |
| Murray Maclehose and Colonial Autonomy in Hong Kong | Ray Yep | HKU |
| The Tattoo Collector | Tim Tim Cheng | Nine Arches Press |
| Letters to Gisele | Paul Celan, translatedby Jason Kavett, Edited by Bertrand Badiou | NYRB |
| Duality/Quality of Hong Kong | Patrice Bodenand | Patrice Bodenand |
| 一路笑到掛的生死哲學課:哈佛哲學家用幽默剖析生與死的一切【暢銷新版】 | 湯瑪斯?凱瑟卡, 丹尼爾?克萊恩 Thomas Cathcart, Daniel Klein/譯: 高霈芬 | PCuSER電腦人文化 |
| 蕭紅香港生活街道圖 | 文化工房 | 「蕭紅在香港」編輯委員會 |
| How the World Eats: A Global Food Philosophy | Julian Baggini | Pegasus Books |
| The World After Gaza: A History | Pankaj Mishra | Penguin Press |
| The Story of Art (2023) | EH Gombrich, Leonie Gombrich (Contributor) | Phaidon Press |
| Cynical Theories: How Activist Scholarship Made Everything about Race, Gender, and Identity─and Why This Harms Everybody | Helen Pluckrose, James Lindsay | Pitchstone Publishing |
| Also a History of Philosophy, Volume 2: The Occidental Constellation of Faith and Knowledge | Jurgen Habermas, translated by Ciaran Cronin | Polity |
| Nexus: A Brief History of Information Networks from the Stone Age to AI | Yuval Noah Harari | Random House |
| Between Existentialism and Marxism | Jean-Paul Sartre, translated by John Matthews | Verso |
| Disputing Disaster: A Sextet on the Great War | Perry Anderson | Verso |
| 完全主觀:AV純情詩 | 沈眠 | 一人出版社 |
| 晚安晚安:十年一夢 | 陸穎魚 | 一人出版社 |
| (簡)不像說母語者:作為後殖民體驗的言語 | [美] 周蕾 | 九州 |
| 等到下一代:香港流行文化與身分認同史備忘 1970s-2000s | 李照興 | 二○四六出版 |
| 5.18光州!光州!——決定韓國命運,光州民主化運動全記錄 | 黃??、李在儀、田龍浩、光州民主化運動紀念事業會 / 譯者:林瑞 | 二十張出版 |
| 左膠是如何煉成的:左派理論如何讓一切都成了問題?危害社會民主價值 | 海倫.普魯克羅斯、詹姆斯.林賽 / 譯者:蔡至哲 | 八旗文化 |
| 笑中帶淚的老後日常套書:《銀髮川柳1~3》(附贈「人生滋味」插畫書籤、「一起變老吧」新春賀年狀) | 日本公益社團法人全國自費老人之家協會, POPLAR社 / 譯者: 古谷充子 | 三采 |
| (簡)地泉湧動─“到民間去”與1920年代中國的文化再造 | 三聯 | |
| 未來之歌——粵語流行曲的傳承 | 留情 梁明暉 | 三聯 |
| 香港社會掌故叢談 | 魯金 | 三聯 |
| 台北戀人 | 藍博洲 | 三聯 |
| 了解伊斯蘭(第二版) | 奧斯曼.楊興本 | 三聯 |
| 跨學科的思想史 | 王汎森 | 三聯 |
| 一個香港村落的建築環境記述 | 王維仁 | 三聯 |
| (簡)空間與政治 | [法] 亨利·列斐伏爾 Henri Lefebvre | 上海人民 |
| (簡)未來哲學系列:技術統治 | 孫周興 | 上海人民 |
| (簡)東京聆聽:當代城市中的聲音與感官 | (美)洛蘭·普盧德 | 上海人民 |
| (簡)荷爾德林之狂——寓居生活編年史(1806-1843) | [意] 吉奧喬·阿甘本 Agamben | 上海人民 |
| (簡)遊牧主體:當代女性主義理論中的具身性與性差異 | (義)羅西?布拉伊多蒂 | 上海人民 |
| (簡)這世界最終是一件奇怪的事 | (法)讓·端木松 | 上海文藝 |
| (簡)論確定性 | (奧)路德維希·維特根斯坦Wittgenstein | 上海文藝 |
| (簡)拉康精神分析介紹性辭典(簡) | (英)迪倫?埃文斯 | 上海社會科學院 |
| 九千鴻毛:香港工殤運動紀要(原書barcode錯) | 工業傷亡權益會 | 工業傷亡權益會 |
| (簡)自由與繁榮的國度 | 中國社科 | |
|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:中秋節——大坑舞火龍 | 廖迪生 | 中華書局 |
|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: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 | 廖迪生 | 中華書局 |
| 凝視太陽:面對死亡恐懼(全新增訂版) | 歐文.亞隆 | 心靈工坊 |
| 死亡與生命手記:關於愛、失落、存在的意義 | 歐文?亞隆, 瑪莉蓮?亞隆 | 心靈工坊 |
| 第48屆青年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| 第48屆青年文學獎 | 文化工房 |
| (簡)大熊座的呼喚:英格博格·巴赫曼詩合集 | (奧)英格伯格·巴赫曼 | 北京聯合 |
| 真人真事改編部 | 理想很遠 | 台灣角川 |
| 錢鍾書楊絳 親友書札 | 吳學昭 | 本事 |
| 傷痛紀事:與失去共存的日子,在終末期盼之下 | 鄧紹光 | 印象文字 Inpress |
| 在休戚與共裏看見傷口:給心靈創傷者的10堂靈修神學課(二版) | 趙崇明 | 印象文字InPress |
| 泰晤士河畔漫談歷史與政治經濟 | 趙善軒 | 好年華GOOD TIME |
| 電影萬歲B碟 | 畢明,呂嘉俊(編輯) | 字字研究所 |
| 電影萬歲A碟 | 畢明,呂嘉俊(編輯) | 字字研究所 |
| 麵麵俱緣——麥文記的故事 | 麥心睿(口述) 林君宜、李林風(著) | 字字研究所 |
| (簡)異端人物 | (英)特里·伊格爾頓Terry Eagleton | 江蘇人民 |
| (簡)活力物質:「物」的政治生態學 | [美] 簡·本內特 | 西北大學 |
| 悉達多 | [德]赫爾曼·黑塞 | 亞洲文學出版社 |
| 我的回顧 | 黎漢傑編 | 初文 |
| 言論自由 | Balibar/譯者: 申昀晏 | 南方家園 |
| (簡)馬克思主義思想與城市 | [法]亨利·列斐伏爾 | 南京大學 |
| (簡)我看見,我傾聽,我思索…… | (意)吉奧喬·阿甘本 agamber | 南京大學 |
| 毀家論——關於愛與解放的宣言 | 蘇菲?路易斯 | 星語者 |
| 赤之女武神——五位革命巾幗的女權?迪 | 克莉絲汀?戈德西 | 星語者 |
| 大景:內蒙古「皇家」草原上的奇異風景 | 張贊波 | 春山出版 |
| (簡)共生總基因組:人類、動物、植物及其微生物區系 | 科學 | |
| Breakazine 078 《未完成人禮》 + 《為何我們無法成為理想中的大人?》 | 突破 | |
| 為何我們無法成為理想中的大人?──香港青年面貌報告書 | 彭正雄、陳碧凌 | 突破 |
| ESG知多?——綠色運輸物流邁向碳中和 | 紅出版 | |
| 自主世界:雲端封建時代的安那其法則 | 黃豆泥 & 張浚銘(Gimmy Chang) | 飛地出版 |
| 香港文學 2025年2月號 482期 | ||
| 我與《香港文學》 | 游江,黃琳茜,劉孝捷 | 香港文學館 |
| 四十芳華──《香港文學》四十周年誌慶書畫作品集 | 游江,黃琳茜,劉孝捷 | 香港文學館 |
| 《方圓》23期金閣寺.三島由紀夫 | 香港文學館 | 香港文學館 |
| 新晉編劇計劃2024劇本集 | 林坤燿、林澤銘、卓諾堯、莫溢心、梁雪冰、鄭佳麗、蔡家軒、黎嘉倩、歐穎瑤、蘇啟賢 | 香港新晉創作人協會 |
| 香港電影2023:覓路尋光 | 曾肇弘編 |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|
| 西方是什麼:從十四位古今人物的生命故事,顛覆你對西方世界如何形成的想像 | 諾伊絲.麥克.斯維尼 (Naoise Mac Sweeney) / 譯者: 陳錦慧 | 時報出版 |
| 微賤 | 黃裕邦/譯者: 陳柏煜, 黃裕邦 | 時報出版 |
| 一吸一呼之間——歐洲賣藝行旅二三十事 | 陳杳然 | 格子盒作室 |
| 浪裡有人:香港流行文化誌2022 – 2024 | Wave. 流行文化誌 | 留下書舍 |
| 榮耀之城.伊斯坦堡:位處世界十字路口的偉大城市【2025年全新改版】 | Thomas F. Madden/譯: 林玉菁 | 馬可孛羅 |
| 康德政治哲學講座 | 漢娜.鄂蘭, 羅納德.拜納 Hannah Arendt, Ronald Beiner/譯者: 楊德立, 李雨鍾 | 商周出版 |
| 一切如此美麗──論塞尚 | 里爾克Rilke/譯,評: 張錯 | 商周出版 |
| 詩的地理 | 陳正祥 | 商務印書館 |
| 廟街行傳:黎振滿牧師與廟街的故事 | 黎振滿 | 國度事奉中心 |
| 性公民權:「知情同意中,曖昧不明的性界線到底是誰界定的? | 珍妮佛.赫希, 沙姆斯.康 / 譯者:梁永安 | 麥田 |
| 從噁心到同理:拒斥人性,還是站穩理性? | Martha C. Nussbaum/譯: 堯嘉寧 | 麥田 |
| 隱性歧視:用人權實踐平等,消弭藏在生活、文化之下的性別歧視 | 法律白話文運動 | 麥田 |
| 沒有國家的人 | 馮內果 Kurt Vonnegut./譯: 劉洪濤 | 麥田 |
| (簡)尋找正確的單字 | [美] 辛蒂溫斯坦 / [美] 布魯斯米勒 |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|
| 完美世界 | 利志達X愛麗絲劇場實驗室 | 愛麗絲劇場實驗室 |
| 香港義勇軍戰後故事 | Watershed Hong Kong | 蜂鳥 |
| 旅行知土定 | 陳傑 | 蜂鳥 |
| 《誌 Magazine》A/W 半年刊—HK RESTART | 誌傳媒 | 誌傳媒 |
| (簡)粵港澳大灣區非遺地圖 | 廣東人民 | |
| 大師失格:如何在人品與作品之間劃出界線? | 艾瑞克.哈塔拉.馬特斯 (Erich Hatala Matthes) / 譯者: 劉家安 | 衛城出版 |
| 黑暗之心(康拉德逝世一百週年紀念書封版) | 康拉德 | 聯經 |
| 思想51-辨析「中華民國」(思想51) | 思想編輯委員會 | 聯經 |
| 中國現代性的黎明 | 楊儒賓 | 聯經 |
| 遙遠的他 – 自殺遺屬的悲傷與重生 | 錢安男, 黃子翔, 心雪等 | 藍藍的天 |
| 造次 | 沐羽 /繪: 柳廣成 | 木馬 |
| 視覺與認同:跨太平洋華語語系表述.呈現(增修新版) | 史書美/譯: 楊華慶 | 聯經 |
| 大頭菜文藝月刊103 JAN2025 | ||
| 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168 JAN2025 | ||
| 逆風前行掛飾 | ||
| 小說與詩46 | ||
| Milk Magazine 221 | ||
| 工人文藝 43期 | ||
| 風騷 003 | ||
| 聲韻詩刊 081 躺平時代 | ||
| 25年1月新書 | ||
| 書名 | 作者 | 出版社 |
| Memories of Distant Mountains: Illustrated Notebooks, 2009-2022 | Orhan Pamuk, translated by Ekin Oklap | Knopf |
| Rethinking Emancipation: Conversations with Aliocha Wald Lasowski | Jacques Ranciere, translated by Andrew Brown | Polity |
| The Spirit of Hope | Byung-Chul Han / translated by Daniel Steuer | Polity |
| Power and Progress: Our Thousand-Year Struggle over Technology and Prosperity | Daron Acemoglu, Simon Johnson | PublicAffairs |
|
Work:
The Last 1,000 Years |
Andrea Komlosy | Verso |
| A Philosophy of Hope | Lars Svendsen / translated by Matt Bagguley | Reaktion Books |
| Philosophy of the Home: Domestic Space and Happiness | Emanuele Coccia | Penguin |
|
Marxist Modernism:
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Frankfurt School Critical Theory |
Gillian Rose | Verso |
| Between Class Analysis and Real Utopias | ed. Michael Burawoy, Gary Seidman | Verso |
| Understanding Brecht | Walter Benjamin | Verso |
|
The Automatic Fetish:
The Law of Value in Marx's Capital |
Beverley Best | Verso |
| My Teaching | Jacques Lacan | Verso |
| The Absence of Myth: Writings on Surrealism | Georges Bataille | Verso |
|
Culture Strike:
Art and Museums in an Age of Protest |
Laura Raicovich | Verso |
| Story of a Communist | Antonio Negri. Translated by Ed Emery | ERIS |
|
單向度的人:發達工業社會的意識型態研究(問世60週年,時代經典隆重回歸)
單向度的人:發達工業社會的意識型態研究(問世60週年,時代經典隆重回歸) |
馬庫色 Herbert Marcuse/譯: 劉繼 | 麥田 |
| 中俄邊境大河黑龍江:被世界忽略的地緣政治與文化糾葛 | S?ren Urbansky/譯者: 黃鎮斌 | 商周 |
| 生活的藝術:52個打造美好人生的思考工具 | Rolf Dobelli/譯: 王榮輝 | 商周 |
| 思考的藝術: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 | Rolf Dobelli/譯: 王榮輝 | 商周出版 |
| 城與不確定的牆(平裝) | 村上春樹 / 譯者: 賴明珠 | 時報出版 |
| 城與不確定的牆(精裝) | 村上春樹 / 譯者: 賴明珠 | 時報出版 |
| 千面英雄:75年經典新編紀念版,從神話心理學到好萊塢編劇王道 | Joseph Campbell/譯者: 朱侃如 | 漫遊者文化 |
| 藝術怪獸:女性主義藝術中那些張狂不羈的身體 | 蘿倫.艾爾金 (Lauren Elkin) / 譯者: 黃懿翎 | 網路與書出版 |
| 行為:人類最好和最糟行為背後的生物學 | ROBERT M. SAPOLSKY/譯: 吳芠 | 鷹出版 |
| 政治的承諾:燃燈者十週年文集 | 李宇森Yu-sum Lee、譚嘉寶Athena Tam | 新銳文創 |
| 22世紀的民主主義:日本NO.1天才菁英學者,寫給每個民主國家公民的撼世之書! | 成田悠輔/譯: 高詹燦 | 平安文化 |
| 度量瘋狂:精神疾病和世界衛生組織的科學主義 | 吳易叡 Harry Yi-Jui Wu/譯者: 湯家碩 | 左岸文化 |
| 在診間遇見佛洛伊德:從聆聽、對話,到理解 | 布魯斯?芬克 (Bruce Fink) / 譯者: 郭貞伶 | 左岸文化 |
| 哲學直播室:德國公民啟蒙哲學讀本, 與柏拉圖、康德、亞里斯多德等大師對談,解構18大經典哲學思想 | J?rg Peters, Bernd Rolf/譯者: 宋淑明 | PCuSER電腦人文化 |
| 異常流行幻象與群眾瘋狂【經典紀念版】 | Charles Mackay/譯: 李祐寧 | 大牌出版 |
| 中華博奕 | 王飛凌 (Fei-Ling Wang) / 譯者: 蔡丹婷 | 八旗文化 |
| 國之荒原:金權政治、貧富差距、體制失能、族群對立,理解美國人憤怒的根源 | 歐逸文 (Evan Osnos) / 譯者: 陳榮彬 | |
| 亞洲冷戰與文學想像【限量精裝版】 | 張松建 | 秀威資訊 |
| 空間詩學 | 加斯東.巴舍拉 / 譯者: 龔卓軍, 王靜慧 | 黑體文化 |
| 以愛為名的暴力:親密關係下被隱藏的傷痕 | Rachel Louise Snyder/譯者: 張馨方 | 馬可孛羅 |
| 聖殿騎士團:以上帝之名戰鬥的僧侶、戰士與銀行家 | DAN JONES/譯: 陳建元 | 馬可孛羅 |
| 我們為何會做夢:睡夢中的大腦如何激發創造力,以及更好地改善清醒時的生活 | Rahul Jandial/譯者: 張嘉倫 | 悅知文化 |
| 壽司的歷史:從古代發酵魚到現代生魚片,技術、食材與食譜的美味探索 | Eric C. Rath/譯者: 張雅億 | 麥浩斯 |
| 離散時代的如水哲學:政治主體與國際主義 | 李宇森 | 二○四六出版 |
| 不明白:為什麼中國走到了這裡 | 不明白播客 | 飛地工作室 |
| 何處不他鄉?小眾宗教在東亞 | 2024/10/30 | 一八四一出版 |
| (簡)思想的假死 | 彼德·斯洛特戴克Peter Sloterdijk | 南京大學 |
| (簡)蔑視大眾:現代社會文化鬥爭的實驗 | Peter Sloterdijk(德)彼德·斯洛特戴克 | 南京大學 |
| (簡)理論的意義 | 特里?伊格爾頓 Terry Eagleton | 中央編譯出版社 |
| (簡)拉康式主體:在語言與享樂之間 | (美)布魯斯·芬克 | 上海文藝 |
| (簡)繪畫中的真理 | (法)雅克·德里達 | 上海文藝 |
| (簡)大眾文化的女性主義指南 | (韓)孫希定等,譯者:田禾子 | 廣西師範大學 |
| (簡)真實生活 | (波蘭)亞當·扎加耶夫斯基,譯者:李以亮 | 廣西師範 |
| (簡)00年代的想象力 | (日)宇野常寬,譯者:余夢嬌 | 廣西師範大學 |
| (簡)文學如何與大腦互動-閱讀和藝術的神經科學 | 保羅?B.阿姆斯特朗 | 重慶大學出版社 |
| (簡)德里達:書寫的哲學 | (法)夏爾?拉蒙 | 福建教育出版社 |
| 亞洲史的研究方法:以近世東部亞洲海域為中心 | 葛兆光 | 聯經 |
| 源氏物語【首刷限量精裝噴繪版套書】 | 紫式部 /譯: 林水福 | 聯經 |
| 忠誠與叛逆:日本轉型期精神史的多重面向 | 丸山?男/譯: 區建英, 陳力衛 | 聯經 |
| 宗教的死亡藝術:世界各宗教如何理解死亡 | 肯內斯.克拉瑪 / 譯者: 方蕙玲 | 三民 |
| 反抗絕望:魯迅及其文學世界(修訂本)(普通本) | 汪暉 | 三聯 |
| 致命的自負 | 弗里德里希·海耶克 Hayek | 商務印書館( 香港)有限公司 |
| 城市靈修 | 鄧瑞強 | 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(FES) |
| 性/別與社會工作新論 | 陳綺媚, 羅懿明, 霍婉紅, 郭儉 | CityU |
| 卡夫卡:藍色八開本筆記簿 | Franz Kafka/譯: 陳蒼多 | 新雨 |
| 劇場圖像的誘惑:史料證據、社會文本與文化展演 | 林雯玲 |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|
| 以意識之名:主觀經驗的認知神經科學探究 | 劉克頑 / 譯者: 鄭會穎, 馬淑欽 |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|
| 佛教與心理治療藝術(全新增訂版) | 河合隼雄 / 譯者: 鄭福明, 王求是, 林暉鈞 | 心靈工坊 |
| 強權者的道德:從小羅斯福到川普,十四位美國總統如何影響世界 | 約瑟夫.奈伊 (Joseph S. Nye, Jr.) / 譯者: 林添貴 | 天下文化 |
| 地理的力量:十張地圖揭開世界的未來 | 提姆.馬歇爾 (Tim Marshall) / 譯者: 顏涵銳 | 遠足文化 |
| 二十億光年的孤獨【繁體中文新版】 | 谷川俊太郎 / 譯者: 田原 | 合作社出版 |
| Villages and Market Towns in Hong Kong | Patrick H. Hase 夏思義 | CUHK Press |
| 天亮前往海邊走 | 文海林 | 後話 |
| 香港藝術:九七前後的文化解殖 | 祈大衛(David Clarke)/翻譯︰蕭恒 | 手民出版社 |
| 古老的敵意 | 北島 | Book Matter |
| 在天涯:北島 | 北島 | Book Matter |
| 郵票 | 劉以鬯 | 本事出版 |
| 說不盡的話題——西西、何福仁續談(一書兩冊) | 西西、何福仁 | 西西基金會有限公司 |
| Hong Kong Slang 香港俚語 | Lindsay Varty, Yim Lau Hang Iris / illustrated by Tsang Wing Chi Amber | Blacksmith Books |
| 玫瑰念珠 2024年最新修訂版 | 鍾玲玲 | 香港文學館有限公司 |
| 無所屬之玫瑰(鍾玲玲生命筆記.《生而為人》+《2018》結集重版) | 鍾玲玲 | 香港文學館有限公司 |
| The Ink Trail: Hong Kong | Andreas Von Buddenbrock | Blacksmith Books |
| 鐵人1.5 | 永若晴 | 突破出版社 |
| 香港潮州商會社會治理功能百年變遷研究 | 吳巧瑜 | 中華書局 |
| 《迴響 - 粵語文學期刊35》《點解仲要出書》 | ||
| 風騷 001 | ||
| 大頭菜文藝月刊101 NOV 2024 | ||
| 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166 Nov 2024 | ||
| 庭刊 第7期 《反恐條例》首案 | ||
| 香港文學 2024年12月號 480期 | ||
| 工人文藝 42期 | ||
| 聲韻詩刊 080 【卷首語】在乎的熱度 | 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