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11月新書
|
書名
|
作者
|
出版社
|
|
|
|
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106 NOV 2019
|
|
|
大頭菜文藝月刊051 Nov 2019
|
|
|
碎音 Issue 01 November 2019
|
|
|
新活水2019年11月號:勝女
|
|
|
端傳媒2019秋季特刊 粉紅狂潮(連網上3個月暢讀通行證)
|
|
|
《字花》82期「結界」
|
字花編輯部
|
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
|
聲韻詩刊 Voice & Verse Poetry Magazine 50 「香港國際詩歌之夜十周年」專輯
|
|
《Sample》014 悲觀人士生活指南
|
Sample樣本編輯部
|
一粒字文化有限公司
|
無形 Vol 19 Nov 2019 《同志 跟住去邊度》
|
|
|
無形 Vol 20 Dec 2019 《說好的世界未日呢?》
|
|
|
思索家邦: 中國殖民主義狂潮下的香港
|
徐承恩
|
前衛
|
當死亡如影隨形
|
淘樂妃
|
Dirty Press
|
社運心理學
|
Lo's Psychology
|
蜂鳥出版
|
吾考通識.通識唔考
|
曾瑞明、張往、鍾曉烽、田方澤、BSL Sir、陶亨、亨 Sir、赤麂、小薯、eleanor、力、區世恩、米老師
|
進一步
|
教育界黑店實錄
|
陳月英
|
筆求人工作室
|
【牛津通識】領導才能
|
Keith Grint/譯:馬睿
|
牛津大學
|
【牛津通識】政治哲學
|
David Miller/譯:李里峰
|
牛津大學
|
Comparative Peace Processes
|
Jonathan Tonge
|
Polity Press
|
(義賣)The Man Awakened from Dreams : One Man's Life in a North China Village, 1857-1942
|
Henrietta Harrison
|
Stanford
|
(義賣)Land Wars: The Story of China's Agrarian Revolution
|
Brian DeMare
|
Stanford
|
Poor Economics: A Radical Rethinking of the Way to Fight Global Poverty
|
Abhijit Banerjee , Esther Duflo
|
PublicAffairs
|
Good Economics for Hard Times
|
Abhijit V. Banerjee
|
PublicAffairs
|
Measuring What Counts: The Global Movement for Well-Being
|
Joseph E. Stiglitz
|
The New Press
|
How to Be an Anticapitalist in the Twenty-First Century
|
Erik Olin Wright , Michael Burawoy
|
Verso
|
Can Markets Solve Problems?
|
Daniel Neyland, Vera Ehrenstein, Sveta Milyaeva
|
Goldsmiths
|
古地中海文明陷落的關鍵:公元前1177年
|
Eric H. Cline/譯:蔡心語
|
台灣商務
|
台灣現代詩史
|
鄭慧如
|
聯經
|
懲罰的三大思辨:懲罰是什麼?為何要懲罰?懲罰的是誰?
|
Didier Fassin/譯:林惠敏
|
聯經
|
發現東亞:現代東亞如何成形?全球視野下的關鍵大歷史
|
宋念申
|
聯經
|
倫理學(3版)
|
Benedictus de Spinoza/譯: 國立編譯館, 邱振訓
|
五南
|
臨床的誕生
|
Michel Foucault
|
時報出版
|
放屁!名利雙收的詭話
|
Harry G. Frankfurt/譯: 南方朔
|
時報出版
|
精神疾病製造商:資本社會如何剝奪你的快樂?
|
Iain Ferguson/譯者:宋治德
|
時報出版
|
沒有良知的人:那些讓人不安的精神病態者
|
羅伯特?海爾/譯:王敏雯
|
遠流
|
民粹與政權的覆亡:如何擺脫重蹈覆轍的歷史
|
Sam Wilkin/譯:孔思文
|
遠流
|
經驗與自然
|
John Dewey/譯:傅統先
|
五南
|
純粹理性批判(上)
|
康德Immanuel Kant/譯:李秋零
|
五南
|
純粹理性批判(下)
|
康德Immanuel Kant/譯:李秋零
|
五南
|
判斷力批判
|
康德Immanuel Kant/譯:李秋零
|
五南
|
歷史學家的技藝
|
Marc Bloch/譯:張和聲
|
五南
|
美麗島後的禁書
|
廖為民
|
前衛
|
另眼看御宅2:熱血二次元的動漫部落格
|
蔡明叡, 陳大中, 簡宏逸, 黃盛譽, 周文鵬, 吳宜勳, 陳韋佑, 牧須, 黎家怡
|
國立交通大學
|
支那革命的真相:來自日本的視角與立場
|
北一輝/譯:董炯明, 王敬翔
|
八旗文化
|
龍與鷹的帝國:秦漢與羅馬的興衰,怎樣影響了今天的世界?
|
歐陽瑩之
|
風格司
|
地圖的歷史:從石刻地圖到Google Maps,重新看待世界的方式(二版)
|
Simon Garfield/譯: 鄭郁欣
|
馬可孛羅
|
威尼斯共和國:稱霸地中海的海上商業帝國千年史
|
Thomas F. Madden/譯:黃芳田, 王約
|
馬可孛羅
|
埃及男女:政治不正確的中東觀察
|
李雅詩
|
新銳文創 ,
|
雜食者的兩難(新版):速食、有機和野生食物的自然史
|
Michael Pollan/譯:鄧子衿
|
大家出版
|
中學生文學精讀.小思
|
盧瑋鑾, 樊善標, 陳子謙
|
三聯
|
A Sensational Encounter With High Socialist China
|
Paul G. Pickowicz
|
City U
|
資訊戰爭:入侵政府網站、竊取國家機密、假造新聞影響選局,網路已成為繼原子彈發明後最危險的完美武器
|
David E. Sanger/譯:但漢敏
|
貓頭鷹
|
2月20日的祕密會議(揭穿納粹神話的龔固爾怪物作家小說)
|
艾希克.維雅 Eric Vuillard, 譯:陳芳惠
|
麥田
|
布赫迪厄:從場域、慣習到文化資本,「結構主義英雄」親傳弟子對大師經典概念的再考證
|
Jean-Louis Fabiani/譯:陳秀萍
|
麥田
|
啟蒙運動(上):現代異教精神的崛起(2019年版)
|
Peter Gay/譯:劉森堯, 梁永安
|
立緒
|
啟蒙運動(下):自由之科學(2019年版)
|
Peter Gay
|
立緒
|
暴君:莎士比亞論政治
|
Stephen Greenblatt/譯:梁永安
|
立緒
|
動物的存在與虛無,以及牠們如何溝通的科學藝
|
Eva Meijer/譯:林敏雅
|
野人
|
你想了解的侯孝賢、楊德昌、蔡明亮(但又沒敢問拉岡的)
|
楊小濱
|
印刻
|
回家吧!迷失在數位閱讀裡的你:認知神經學家寫給螢幕時代讀者的九封信
|
Maryanne Wolf/譯:洪世民
|
商周出版
|
非正常國家:透視美國對日本的支配結構
|
矢部宏治/譯:葉廷昭
|
遠足文化
|
財富背後的法律密碼:法律如何創造財富與不平等
|
Katharina Pistor/譯:趙盛慈
|
大塊文化
|
終局之戰(上):鄂圖曼帝國的瓦解,和現代中東的形成
|
Sean McMeekin/譯者:黃中憲
|
左岸文化
|
善的研究
|
西田幾多郎/譯:黃文宏
|
清華大學
|
同在一個屋簷下:同志詩選
|
利文祺, 神神, 黃岡
|
黑眼睛文化
|
社工員的故事:傾聽助人工作者的心聲(第二版)
|
李晏甄, 林立
|
群學
|
生而為人,我很抱歉:太宰治經典小說選
|
太宰治/譯:劉霄翔, 雷佩佩
|
九韻文化
|
思想的分斷: 陳映真與朴玄埰
|
延光錫
|
台社
|
穆罕默德:宣揚謙卑、寬容與和平的先知
|
Karen Armstrong/譯: 黃楷君
|
八旗文化
|
合作住宅指南:用自決、永續、共居開啟生活新提案
|
Michael Lafond
|
行人
|
終局之戰(下):鄂圖曼帝國的瓦解,和現代中東的形成
|
Sean McMeekin/譯:黃中憲
|
左岸文化
|
義和團:近代中國的「國恥」、列強「欺凌」中國的代表作?或是,另一段從未被真正認清的歷史?
|
Diana Preston/譯:周怡伶
|
光現出版
|
沉默與言說(單本詩選合集)
|
宋子江、柯夏智、陳嘉恩、王淩 編
|
香港國際詩歌之夜
|
沉默與言說(三十本詩選套裝)
|
宋子江、柯夏智、陳嘉恩 編
|
香港國際詩歌之夜
|
信物[沉默與言說]Keepsake
|
Yang Chia-Hsien/楊佳嫻
|
香港國際詩歌之夜
|
裸體:激情研究[沉默與言說]Nude: A Study in Poignanc
|
Ana Luisa Amaral/安娜.露易莎.阿瑪拉爾
|
香港國際詩歌之夜
|
抄寫員的自白[沉默與言說]The Scribe’s Confession
|
Maxim Amelin/馬克西姆.阿梅林
|
香港國際詩歌之夜
|
從道教到有神論[沉默與言說]From Taoism to Teaism
|
Renato Sandoval Bacigalupo/雷納托.桑多瓦爾.巴希加盧波
|
香港國際詩歌之夜
|
絲詩[沉默與言說]Silk Poems
|
Jen Bervin/簡.博文
|
香港國際詩歌之夜
|
詩人船[沉默與言說]Ship of Poets
|
Ana Blandiana/安娜.布蘭迪亞娜
|
香港國際詩歌之夜
|
在耶路撒冷[沉默與言說]In Jerusalem
|
Tamim Barghouti/塔明.阿爾巴霍迪
|
香港國際詩歌之夜
|
沉默與血[沉默與言說]Silence and Blood
|
Abbas Beydoun/阿巴斯.貝東
|
香港國際詩歌之夜
|
論工人階級的卓越地位[沉默與言說]On the Preeminence of the Working Class
|
Mi?osz Biedrzycki/米若什.別德日茨基
|
香港國際詩歌之夜
|
傍晚在?魚涌[沉默與言說]
|
鍾國強
|
香港國際詩歌之夜
|
縈魂之手[沉默與言說]The Haunted Hand
|
Louise Dupre/路易.杜普蕾
|
香港國際詩歌之夜
|
可能[沉默與言說]Beckoned
|
Forrest Gander/弗羅斯特.甘德
|
香港國際詩歌之夜
|
在寒山中[沉默與言說]On the Cold Mountain
|
Hwang Yu Won/黃有源
|
香港國際詩歌之夜
|
那從庸常中升起的[沉默與言說]
|
毛子
|
香港國際詩歌之夜
|
走進風景[沉默與言說]Entering the Landscape
|
Mathura/馬圖拉
|
香港國際詩歌之夜
|
今天松尾芭蕉掌勺[沉默與言說]Today Matsuo Bash? Cooks
|
Sergio Raimondi/塞爾吉奧.萊蒙迪
|
香港國際詩歌之夜
|
鍵盤上的配偶[沉默與言說]Spouses at Keyboards
|
Ana Ristovi?/安娜.里斯托維奇
|
香港國際詩歌之夜
|
如何去道觀[沉默與言說]How to Go to the Tao Temple
|
|
香港國際詩歌之夜
|
在愛情遊戲的野蠻兩極之外[沉默與言說]Off the Wild Poles of Love Games
|
Martin Solotruk/馬丁.索羅楚克
|
香港國際詩歌之夜
|
我的身體是一個中央委員會[沉默與言說]My Body Is a Central Committee
|
Maria Stepanova/阿列斯.斯特格
|
香港國際詩歌之夜
|
一朵花正在玻璃的皮膚底下死去[沉默與言說]The Flower Dies under a Skin of Glass
|
Maria Stepanova/瑪麗亞.斯捷潘諾娃
|
香港國際詩歌之夜
|
東歐三聯畫[沉默與言說]East-Europe Triptych
|
Toth Krisztina/托絲.克里斯蒂娜
|
香港國際詩歌之夜
|
那些我們在火中失去的事物[沉默與言說]Things We Lost in the Fire
|
Ijeoma Umbebinyuo/苡若瑪.恩梅彬憂
|
香港國際詩歌之夜
|
瓶中之月[沉默與言說]The Moon in the Glass
|
Anastassis Vistonitis/安納斯塔西斯.威斯托尼迪斯
|
香港國際詩歌之夜
|
蜂群自畫像[沉默與言說]Self-Portrait with a Swarm of Bees
|
Jan Wagner/揚.瓦格納
|
香港國際詩歌之夜
|
菊花[沉默與言說]Chrysanthemums
|
Ernest Wichner/恩尼斯特.維茨納
|
香港國際詩歌之夜
|
影中邂逅[沉默與言說]An Encounter in Shadows
|
Tamim Barghouti/塔明.阿爾巴霍迪
|
香港國際詩歌之夜
|
擦身[沉默與言說]Against the Body
|
Yu Youyou/余幼幼
|
香港國際詩歌之夜
|
穿越星宿的針孔[沉默與言說]A Needle Hole through the Constellations
|
Zheng Xiaoqiong/鄭小瓊
|
香港國際詩歌之夜
|
如果你突然瞎了該怎麼辦[沉默與言說]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Suddenly Went Blind?
|
Zhou Yunpeng/周雲蓬
|
香港國際詩歌之夜
|
孔林裡的駐校青蛙
|
何福仁
|
匯智
|
帝鄉
|
溫健騮
|
初文
|
從書影看香港文學
|
許定銘
|
初文
|
星斗闌干
|
古蒼梧
|
初文
|
時代病
|
潘傑
|
初文
|
鄉土重建
|
費孝通
|
中和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