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理想層面看,像松浦彌太郎那樣跳出社會要求我們生活的方式,建立自己的書店,很自在,但畢竟只是個別例子,更多從事文創事業的人,皆難逃拮据的命運。序言書室 Hong Kong Reader介紹德雷西維茲的著作《藝術家之死》。作者講述大部份與媒體有合作關係,但稱不上家傳戶曉的作者或文創業者的生活狀況,認為除非不用為三餐發愁,否則難以捱到名成利就﹔故此「圍爐」也是對於芸芸在書店業界浮沉的朋友,予以及時的鼓勵。
最後說說一位傳奇的書店老闆﹕她是一位美國女子,在一戰結束後遠赴巴黎,開辦一間對二十世紀文學影響深遠的英文書店,讀者可在店內賒數借書,她幫作家出書,為作家文友提供貸款,她亦因為積極推動現代文學事業,而在納粹佔領期間被拘捕。她就是開辦「莎士比亞書店」的雪維兒.畢奇(或譯席薇亞‧畢奇)。這次有兩間書店介紹關於她的書,解憂舊書店 The Book Cure介紹她的自傳《莎士比亞書店》,小小同渡館 littlelittle_books介紹羅伯特‧博利格的繪本《席薇亞的書店》,順道交代莎士比亞書店的位置,當年畢奇開辦書店的緣起等,對瞭解這位獨立書店的獨奇人物,大有幫助。
Our store has very limited space with about 30 seats, which are available on a first come, fist served basis. There are still less standing room. The store will be closed for the event if the site is full. Sorry for the inconvenience.